2021冷年已然收官,依然是 “小年”。重壓之下,空調行業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2022新冷年已經開始,市場短期內并不會有大轉折。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在近日召開的 “2021~2022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表示,一些利好的因素依然在那,企業應該珍惜市場資源,創新技術、升級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
重壓之下 大盤趨穩
過去一年,受洪澇災害、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階段性反復等因素影響,空調行業遭遇多重 “暴擊”。相關空調企業也紛紛坦言,2021冷年家用空調市場經營確實面臨較大的壓力,但重壓之下,空調行業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
中國工業報了解到,空調企業從自身出發,在過去一年面對諸多壓力影響下,一方面從技術創新、品質提升等方面出發修煉內功,提升自身的硬實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競爭力、抗風險能力之外,包括空調在內很多家電企業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在產品升級領域,自去年7月1日空調能效新國標落地實施以來,空調企業加速清退老能效空調、定頻空調,加大力度布局新一級能效空調產品,并推出主打健康、節能、舒適的新品,加速健康類、高端智能化、舒適性空調的普及。另外,新風空調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新風功能配比日益走高。
京東家電事業部空調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京東家電針對空調產品的用戶調研結果顯示,健康和智能是除能效外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大功能點,而健康和智能型產品不僅能夠滿足用戶需求,還是品牌布局空調產品的核心出發點。
機遇挑戰并存 創新贏得未來
“按照協會的測算,我國空調的社會保有量5.4億臺,國內零售市場每年大約5000多萬臺以上的銷量,其中一大部分是更新需求帶來的,也就是對社會保有量的更新,而且這些是靠存量換新需求所驅動的。”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王雷看來,這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事情,全球可以說沒有第二個這么大的更新市場。因此, “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市場資源,用我們的創新技術、升級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王雷說。
海爾空調方面表示,未來將繼續圍繞用戶需求新的變化趨勢,推出創新全屋定制空氣,客廳、臥室、兒童房、廚房等多場景方案,為用戶創造更多維度的健康舒適呼吸體驗。TCL、志高瞄準臥室睡眠場景,分別推出TCL臥室新風空調、志高勁爽風169空調,保障用戶深度睡眠。
套系場景化新賽道之外,解決 “室內空氣煥新”痛點的新風空調也在迅速起量,成為空調市場增長的新風口。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彭義提出,新風空調、凈化空調、殺菌空調等技術和材料的進步為新品類空調的開發提供了技術保證。
相關空調企業預判,2022冷年空調市場有望止跌回升。農村市場的空調每百戶保有量僅為70余臺,潛在市場需求仍然較大。圈層經濟逐漸興起,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細分市場將逐漸撐起中國消費新的未來;銀發潮日益受到關注,適老產品需求凸顯。這些都將為空調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為減排降碳作貢獻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雙碳”目標戰略的提出,預示著 “綠色新時代”加速到來,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為內在要求。那么,空調行業該如何履行這一使命?
會上,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滕飛介紹稱,在 “雙碳”目標中,2030年前碳達峰的 “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不僅包括化學能源利用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包括工業過程和土地利用變化產生的二氧化碳。而2060年前碳中和的 “碳”則指的是所有的溫室氣體,這不僅包括了二氧化碳,也包括其他像甲烷、含氟氣體等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
“對于空調行業來說,一方面為抵消終端電氣化對電力需求的影響,需要繼續大幅度提升包括空調在內的家電能效;另外,低碳和零碳建筑將是未來建筑部門的主要形態,家電及空調需要考慮怎么適應未來零碳建筑智能化和低碳化的趨勢。此外,碳中和也包含了含氟氣體等非二氣體,空調企業需要繼續研發GWP制冷劑和或不使用制冷劑的制冷技術。”滕飛表示。
作為全球空調壓縮機市場的重量級供應商GMCC,今年7月,其憑借《新型滑片式高效壓縮機技術研究、性能評價及應用》項目斬獲2020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若按照GMCC每年8500萬臺的產銷量計算,使用該技術后,一年能夠減排430萬噸二氧化碳,切實助力國家的“雙碳”戰略的落地實施。
據悉, “雙碳”目標背景下,中國還將于今年9月15日正式加入 《〈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這意味著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HFCs(氫氟碳化物)生產國、出口國,將對相關化學品進行管控,包括2024年凍結HFCs生產和消費。對于空調企業來說,加速R410A、R32制冷劑的消減,推動環保低碳制冷劑R290產品市場化必須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對此,王雷強調,減排溫室氣體、應對氣候變化是空調行業的責任,希望空調上下游企業能夠不斷積累經驗,積極推動制冷劑替代工作,為環境保護、為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作出積極努力。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