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也被稱為“佛山新機場”)的軌道交通系統,將形成“兩高、一城際、一快線、一預留線”的總體發展格局。1月24日,記者從佛山市軌道交通局獲悉,該局在佛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引入軌道交通專項規劃采購需求征求意見公告》(下稱“公告”)。公告指出,鑒于機場近期客流目標是3000萬人次,為了實現空軌一體化建設,將通過相關工作,落實廣湛高鐵、規劃預留的南深高鐵、肇順南城際軌道等5條軌道交通對接機場。
利用空軌一體化
解決城區直達機場
佛山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實施城市“暢通工程”,其中要全力推進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籌建工作,爭取機場土方工程年內動工:該機場服務珠三角中西部及周邊區域,承接廣州白云機場的溢出客流。
鑒于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以北,佛山市與肇慶市交界處,距離佛山市中心城區約60公里,利用空軌一體化解決機場通達問題,成為佛山必選答案。
“我們要提高綜合交通換乘效率,因為珠三角樞紐機場距離中心城區較遠,僅依托道路系統難以實現機場與中心城區的快速直達,容易降低機場服務品質。”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軌道交通與機場一體化建設,連接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對中心城市主要功能空間及都市圈主要組團連接與覆蓋,實現市域客流快速點對點疏解,進一步減輕地面道路交通系統壓力,服務多層次旅客出行需要,提升機場軌道交通的客流效益和服務水平。
另外,鑒于軌道交通具有便捷、大運量這些特點,打造軌道交通服務體系,能有效提高機場客流輸送能力。
公告指出,珠三角樞紐機場按4F標準設計,近期客流目標3000萬人次;遠期客流目標6000萬—8000萬人次。為使本期航站樓建成后具備適應未來航空業規模發展擴大的靈活性,初步估算本期航站樓規模約42萬平方米,其中航站樓主樓按滿足年客運量4000萬人次,指廊滿足年客運量30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估算,未來指廊擴建后,可滿足旅客吞吐量年客運量4000萬人次。
跨區域“高鐵+城軌”
在新機場交會
為充分發揮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區域性功能,其軌道交通系統將形成“兩高、一城際、一快線、一預留線”的總體發展格局,機場未來會引入哪幾條軌道交通?
其中“兩高”是指已啟動建設的廣湛高鐵和規劃預留的南深高鐵,兩條高鐵正線并行經過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核心區域,形成“X型”客運換乘樞紐,實現桂東、粵西與廣州、深圳兩大核心開行經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的動車組列車,充分發揮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區域性功能。
此外,“一城際、一快線、一預留線”是指肇順南城際鐵路、軌道快線、預留軌道交通線路。
值得關注的是,公告指出,廣湛高鐵已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建成通車,新機場正處于預可研階段。所以,根據機場場坪標高,軌道交通設施均布置于交通換乘中心的地下空間內,一旦建成完工,位于地下的軌道交通設施幾乎無改建擴建可能。因此,引入機場的多條軌道交通設施和交通換乘中心必須提前規劃、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施工。同時,需要為將來的發展預留足夠的彈性空間。這也是發布這次公告的意義所在。
“在機場構建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是因為要拓展機場輻射范圍,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立足珠三角地區,輻射粵西地區,未來將成為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強化機場與周邊綜合交通網絡的銜接,是樞紐機場軌道交通發展規劃的核心任務。”該負責人指出,不同的軌道交通具有不同的發車頻次、出行時長、服務距離、站點覆蓋率,承擔不同的服務功能。“所以我們建議形成高鐵、城際鐵路、地鐵快線等多層面多方式的軌道交通系統。”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