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茂名濱海新區的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內,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春節剛過,東華能源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就進入沖刺狀態……這個茂名建市以來引進的最大民營工業項目,有望年內逐步投產。
圍繞省委賦予茂名“建設產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新增長極”的發展定位,茂名將堅定不移走向海而興的產業強市之路,做實做強做優臨港制造業,不斷書寫打造沿海經濟帶新增長極的茂名新篇章。
綠色化工形成集聚效應
作為“鏈主”企業的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將其第三代丙烷脫氫裝置落戶在茂名,目標是打造世界級聚丙烯生產基地。
“今年春節前第一臺塔器吊裝,標志著第一階段項目轉入設備安裝階段,接下來還有兩臺塔器要吊裝。”東華能源(茂名)有限公司常務總經理孫燦乾說。
據悉,東華能源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分四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包括安裝3套裝置以及建設公用工程和配套的碼頭、管廊、罐區等設施,計劃今年6月建成,10月投產。而第二階段已在去年9月鋪開。
為拉伸、做強丙烯產業鏈,今年春節前,東華能源聯手廣州工控集團,簽署茂名丙烯腈產業鏈項目投資協議、建立項目合資公司。新項目計劃3月底動工建設,2024年建成投產,將推動茂名綠色化工和高端制造業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形成強大集聚效應。
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古潔指出,茂名將依靠產業走向未來,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打造多元產業體系。
以優勢資源構筑發展平臺
對于東華能源而言,在茂名投資建廠造鏈,看中的是茂名作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制品生產和出口基地以及大港口資源。如今,擁有博賀港、吉達港“雙港驅動”的茂名濱海新區,形成了連片集聚開發區域。
作為廣東省內離馬六甲海峽國際航線最近的港口之一,“雙港”的建設運營為茂名在新一輪海洋經濟發展大潮中奮勇爭先增添了關鍵籌碼,益海嘉里、道道全、粵西LNG項目紛紛“搶灘”。
近10年間,茂名濱海新區、茂名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東灣新城三個經濟功能區先后成為茂名發展的新引擎、新增長極。如今,“三大平臺”與茂名空港經濟區形成了茂名“四大發展平臺”。
狠抓高水平平臺載體建設,茂名以“四大發展平臺”為主要支撐,聚力發展綠色化工與氫能、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建筑業和現代農業“六大優勢產業”,開展敲門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尤其是2021年以來,茂名持續深化與大灣區國資國企的交流合作,推動重大產業向沿海經濟帶西翼布局發展。據統計,2021年茂名市重點簽約項目和重點儲備項目共計40個,涉及18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家,中國500強企業7家。
走“產城旅”融合崛起之路
春節假期,南海旅游島上游人如織。由冼夫人影視基地改造而來的有福城里,古裝演員快閃表演與游客互動頻頻;塘霞村俚街開門迎客,讓游客領略南海疍家風情;晏鏡嶺登山棧道投入使用,人們登高眺望美麗的童子灣……伴隨新景點的涌現,擁灣抱島的茂名水東灣新城成為游客打卡的目的地。
宜居宜業宜游是現代化濱海城市的題中應有之義。茂名海岸線長180多公里,沿岸線建設的廣東濱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有望今年完工。“我們希望利用這條公路把浪漫海岸、放雞島、中國第一灘、歌美小鎮等濱海景點串聯起來,打造成國家級文旅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茂名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產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茂名走的是“產城旅”融合崛起之路。濱海新區重點打造以綠色化工、氫能產業、港口物流為主的千億級臨港產業型海灣新城;高新區重點打造以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科創新城;水東灣新城重點打造以文化旅游、休閑商務為主的生態型環灣新城;空港經濟區重點打造以臨空工業、倉儲物流、跨境電商為主的空港新城。
同樣處于沿海經濟帶西翼的湛江茂名陽江三市,資源稟賦的相似性,決定了產業發展的協同性。茂名積極對接主動協同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攜手湛江、陽江聯動共建地方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綠色石油化工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區域旅游品牌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
隨著大發展態勢的確立,茂名人口流動近年已出現轉變:2021年發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茂名市常住人口10年增加逾35萬人,增長6.12%,這表明,茂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強。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