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英偉達發布了RTX 3090 Ti旗艦顯卡。RTX 3090Ti采用了GA102 GPU的完整版,與RTX 3090相比該卡不僅搭載更多內核,而且還有更快的顯存。配備10752個CUDA核心和24GB 21Gbps GDDR6X顯存,功耗高達450W ,比 RTX 3090高出100W。這款顯卡也是第一個使用16 pin電源連接器的型號。加速頻率可達1860 MHz,達到40 TFLOP的單精度計算能力,是目前安培顯卡的最高水平。
打動我的除了這一系列的驚艷參數,更讓我覺得很旗艦的就是它450W的功率輸出。當初350W的RTX3090已經讓我有了“電源推薦850W起步”的沖動。再加上幾天前實測了雞血版i9-12900KS,它的實測功耗隨便已破260W,也就是說“電源推薦850W起步,1000W為宜”已經不算是什么豪言壯語了。
針對intel和AMD新旗艦級CPU以及NVIDIA、AMD新旗艦級GPU的密集發布,功耗翻墻幾乎成為定局。我們要抓好散熱系統的同時,供電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微星旗下新款MPG A1000G金牌全模組電源到達測評開始。A1000G看型號便知是1000W輸出的大家伙,可是與眾不同的是A1000G的包裝尺寸與其他品牌的千瓦級電源相比要小上很多,同樣是黑色包裝,延續了MPG一貫的風格。
A1000G的本尊確實比任何千瓦級電源都要精致,它保持了尺寸甚至比一些850W還要苗條,這樣的身材對機箱的選擇更加友好。這散熱面采用整體格柵式布局代替傳統打孔式工藝,進氣效果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大大提升美觀度。
信仰尺丈量的A1000G三圍:150×150×85mm。標準小身材大力氣。
A1000G的凈重1729g,可見小身材并不意味著省料,根據微星官方給出的信息,A1000G圈幣采用日系105℃高耐熱電容打造,這也是它敢于將身材打造的如此苗條的基礎。
A1000G的身材盡管是150mm,搭載的風扇個頭并不縮水,用信仰尺丈量在135mm左右,而且是典型的油封軸承PMW純溫控自動扇,這種軸承有著公認的靜音特色,唯一的確定就是冬季冷機啟動時可能會發出“快要壞了”的噪音,而實際上完全不用擔心,只是低溫導致潤滑油凝固而已,只需要“熱車”一會兒便又恢復如常。
A1000G的模組線為全扁橡膠包裹,走背線更加貼合機身,整機為一條24pin、兩條4+4pin主板供電、五條(6+2×3/雙頭6+2×2)顯卡供電、三條SATA(4×3)供電、一條D口+FDD線組成。
A1000G的獨特之處是在IO開關按鍵旁邊單獨布置了一個Zero Fan按鍵,在按下開關后,風扇智能啟停模式開啟,它將會在工作中實現負載低于40%時將會實現“零噪”。
每條線的長度保持在600mm,穩穩地背線布局,讓人省心,再加上微星為MPG系列提供提供10年保修,徹底省心了。
這套平臺說實話有點對不起A1000G,i7-12700配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鋒鈦主板,影馳HOF EXTREME 4266MHz 8G×2內存,微星M480 HS SPATIUM 2TB固態盤和微星RTX3090 GAMINGX 24G魔龍顯卡的組合。i7-12700的TDP才65W,RTX3090 GAMINGX也不過就是350W,不過作為給“未來的禮物”還是合適的。
實測中按下Zero Fan按鈕,A1000G在大多數時間都是風扇停轉的狀態,不過我此次實測的目標就是能最大程度的消耗A1000G的潛力,自然不能讓它安生的休息,拷機中多數時間都是在480W左右運行,
這些就是我獲得的基準實測的實時截圖。我實時嘗試了在兩種模式下A1000G的散熱扇工作情況,讓我覺得無語的就是A1000G太猛了吧!我在不按下Zero Fan按鈕的情況下,平臺跑完所有基準測試,最高功耗表顯480W,它的風扇都沒轉過,其中包括近半小時的3DMark壓力測試。
而到了游戲實測最高表顯也就520~525W之間,CPU和顯卡的散熱器都開始狂轉的情況下,A1000G的降溫溫度依舊沒有達到,所以我杞人憂天的按下了Zero Fan按鍵,就見A1000G的風扇轉的懶洋洋的,那意思好像在說“干嘛啊!都沒高溫你瞎擔心啥!”
看來我是真拿MPG A1000G沒轍了!我最好的這套12700+RTX3090平臺都沒能讓它的Zero Fan功能自動啟動!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即便是表顯500W時,乘以0.9的功耗轉換效率,也不過是輸出450W的實際功率,勉勉強強能夠得上40%負載,再加上A1000G全部選用的高耐溫元件打造,無需輔助散熱也在情理之中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