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生活在白堊紀中晚期,距今大約有1.15億年的歷史,從骨骼上來判斷,這種獸腳類恐龍的體長大約在4米左右,古生物學家們將它稱作Vectaerovenatorinopinatus,并認為它或許是霸王龍的親戚。
什么是獸腳類恐龍呢?簡單來說,就是恐龍亞目的一種。我們都知道,恐龍是統稱,它包含著許多個物種,而獸腳類恐龍屬于蜥臀目,它們的特點是兩足行走,而且腳趾的末端都長有非常尖銳的大爪子,牙齒也是非常尖銳的。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獸腳類恐龍其實普遍都是肉食性恐龍,它們也是地球上最早的恐龍居民之一,早在三疊紀恐龍剛剛出現的時候,獸腳類恐龍就誕生了,很多我們熟悉的恐龍物種,也都屬于獸腳類恐龍,比方說暴龍。
古生物學家表示,一直到6500萬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出現,獸腳類恐龍才徹底從地球上消失,近年來通過化石研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獸腳類恐龍可能并沒有滅絕,而是一部分在進化中縮小體型,成為了現代鳥類的祖先,這一點還需要大量的化石來佐證。
什么是霸王龍?
霸王龍是所有恐龍物種中,人類最熟悉的一種恐龍,它們也被認為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掠食者之一。
它們誕生于白堊紀末,雖然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來臨之前,它們只在地球上存在了350萬年,不過卻留下了豐富的化石,古生物學家們普遍認為,恐龍時代的末期,是霸王龍統治的天下。
霸王龍也屬于獸腳類恐龍,它們的體長最大將近15米,體重平均為7.6噸左右,也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體型最為粗壯的肉食性恐龍。
從出土的霸王龍化石來看,霸王龍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而且基本上北美洲同期的恐龍各個都是它們的捕食對象,它們的出現也讓同期的肉食性恐龍有著極大的生存危機,畢竟和霸王龍對決,永遠不會是勝利的一方。
從進化上來看,古生物學家認為,霸王龍的進化其實從三疊紀晚期就開始了,它們的祖先很可能是一種小型的肉食性恐龍——始盜龍。
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Vectaerovenatorinopinatus的身份確認,或許會為研究霸王龍的演化,提供很多的數據支持。
因為在過去,對于霸王龍的進化歷程幾乎是一片空白的,雖然它的祖先早在2億多年前已經出現了,不過從身長不足1米進化到將近18米,這顯然中間經過了多次的“更新換代”,不過卻從未找到過中間階段的過渡期類似于霸王龍的化石。
而這次Vectaerovenatorinopinatus的發現,則正好處于霸王龍演化的中間環節,既然它是霸王龍的“親戚”,那么在它的身上,勢必也會攜帶著許多霸王龍的演化數據,或許通過它,可以揭開一些困擾古生物學家多年的霸王龍謎團。
此外,通過沉積物的發現研究來看,古生物學家發現,Vectaerovenatorinopinatus或許是一種海棲恐龍,這是非常罕見的,這意味著,獸腳類恐龍的演化過程中,似乎曾經存在過很多不可思議的物種。
《參考消息》8月12日文章《英媒:英國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種類或為霸王龍“親戚”》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