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TWS耳機發展到現在,演變出兩條路線,一是集中在降噪水平為代表的AirPods Pro等耳機,二是集中在音質體驗為代表的OPPO Enco系列或者是聲闊的Liberty系列,至于你更喜歡哪個,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聲闊Soundcore其實是安可創新旗下的新品牌,成立了才幾年時間,但是其聲學研發團隊的成員大多來自于Bose, 哈曼, SONY, B&O,等世界頂尖音頻品牌,團隊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員工數占比高達83%,擁有多項對音頻領域的重點技術專利,旗下產品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實力不俗。
最近我在新浪眾測薅到了Liberty 3 Pro聲闊小金腔,它獲得20位格萊美獲獎音樂制作人傾力推薦,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很多TWS耳機廠商都不愿意高額投入的東西,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對這款耳機的一些觀察。
懶人讀全文
▍外觀設計:經典滑蓋,依舊減壓
▍音質表現:屬實在技術上,聲闊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軟件適配:應該沒有一家廠商做得比聲闊更好
▍電池與續航:取決于是否使用LDAC 協議
▍寫在最后
▍外觀設計:經典滑蓋,依舊減壓
簡單開箱會發現,其實這次聲闊Liberty 3 Pro包裝延續上代產品的設計,依舊看上去很高級,內有四對耳帽、四對耳翼以及USB-C to A 的充電線,足夠日常的使用和更換了。
耳機盒部分還是和上代一樣的滑蓋設計,延續了自家經典的滑蓋設計,鵝卵石般的外觀足夠圓潤,開閉蓋的時候非常解壓,不信你可以試一下。耳機盒外觀做了疏油涂層,指紋是不可能沾上去了,摸上去的質感不錯,阻尼感適中。但在顏色的推薦上,它有曜石黑、幻彩白、銀河灰、星云紫四款配色,我手上這款是曜石黑,但我會推薦你入手銀河灰,因為真的好看太多了,不論是女生還是男生,我都覺得銀河灰非常百搭。
耳機蓋正面有三顆LED提示燈,直觀顯示電量情況,背部有USB-C接口,就不用多帶線出差了。耳機盒內部,兩只耳機采用了橫置擺放的對稱設計,耳機上還有另外還有兩顆呼吸燈,方便我們看到實時的手機狀態。充電倉后方是有一個藍牙配對按鍵,首次與手機配對時,需要長按以實現配對。
耳機結構仍舊是耳翼、耳帽以及腔體三合一組成,尤其是有耳翼,比起市面大多數TWS耳機,聲闊會更考慮用戶的佩戴體驗而加入耳翼的設計改善,不過在前代的耳機中,加上耳翼后,沒有覺得佩戴有很好的改善,反而會更容易掉,后來我明白是耳機的內部重量分布不均勻,容易頭重腳輕,但在這次的三代上,這種情況有很好的改善,用上了彈性結構耳套和圓形耳嘴的密封,安裝簡單也不易脫落了。耳套前端有彈性結構設計,異物感少了不少。我一般使用的是2號耳翼和2號耳套,我的耳朵并不算大,佩戴通常會在通勤時間,持續一小時左右,充脹感仍有,但比前代少了很多了,聲闊終于做到了自己宣傳的Fusion Comfort——超舒耳佩戴。
▍音質表現:屬實在技術上,聲闊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這次的ACAA 2.0同軸圈鐵聲學架構音質升級其實是將前代2Pro耳機上已經應用的ACAA同軸圈鐵聲學架構升級到2.0版本。順帶講下我理解的ACAA同軸圈鐵聲學架構原理:動圈結構主要體現中低頻,動鐵結構主要體現高頻,為了得到更好的頻寬,表現出低音強勁有力,高音細節的飽滿,它是將動圈與動鐵綁在同一軸上,保證高音的動鐵單元可以在最短距離直達耳道,從而實現讓高低音傳遞的一致路徑,同時在動鐵周邊圍著動圈結構,可以避免聲音在傳遞過程中的流失,保證聲音細節還原度。而這次的升級是集中在用了更大尺寸的復合材質振膜,達到了10.6mm,動鐵單元則用上了定制高解析度動鐵單元,以實現低頻深度下潛,中頻更加豐滿豐滿,高頻的細節部分得到更多展現。
使用一段時間下來,明顯感覺的是解析力夠給力,人聲和樂器表演時尤為強烈,包圍感充足,低中高頻的表現不俗且相互配合,層次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價位的TWS耳機,音質表現屬實是當之無愧地處于第一集團當中。在小腔體中實現同軸聲學架構,聽起來太難完成了,最后能實現如此效果,屬實在技術上,聲闊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聲闊小金腔是有Hi-res Audio wireless小金標認證的,之所以能獲得小金標認證,跟它支持LDAC高解析音頻編解碼離不開關系,相比較普通SBC傳輸協議,LDAC能實現超過近3倍傳輸速率,是目前藍牙傳輸協議的最高標準,不過這個和IOS用戶沒什么關系,目前只支持安卓。如果你是發燒友,平時又喜歡聽無損音樂,那肯定果斷打開LDAC模式,LDAC模式是表現無損音源的最優解。
▍軟件適配:應該沒有一家廠商做得比聲闊更好
說起專為耳機適配的app,應該沒有一家廠商做得比聲闊要好的吧?這方面真的要很好地夸一下聲闊,體驗起來真不錯,尤其在功能性和交互方面。
綁定過程也比較簡單,直接配對就好了,連接后可以直接看到產品外觀和耳機電量,然后環境音設置、HearID ANC 降噪、正常和通透模式的功能切換一應俱全,HearID ANC 降噪模式有自適應和手動模式可供選擇,我通常會選擇自適應模式,因為耳機可以通過監測周圍噪音,根據噪音分貝自動切換降噪檔位,畢竟使用過降噪耳機的朋友都知道,相同的降噪水平面對不同的周邊環境時,給耳朵的壓力是不一樣的。而通透模式有完全通透和人聲模式兩種模式,我通常會選擇人聲。
HearID Sound聲音測試我推薦大家都可以做一下,它是針對個人聽力來定制EQ曲線,可以進階高級設置,自定義微調HearID,也可以將喜歡的音樂類型整合在HearID中,音樂這種東西太因人而異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至于HearID ANC降噪測試我一般不怎么使用,它可以根據耳道生成適合的主動降噪曲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測試一下。
操控方面就比較簡單了,有單擊、雙擊、三擊、長按四種操作,喜歡個性化的朋友還可以自定義不同操作,包括音量調節、歌曲切換與播放、語音助手喚醒和降噪環境音切換。我自己就沒有更改了,跟官方初設的一致。
Soundcore 聲闊APP還有音樂服務,不過目前我覺得是不太完善的,而且目前的內容可能會更適合海外用戶,多數是輕松舒緩的英文音樂為主。
▍電池與續航:取決于是否使用LDAC 協議
續航方面的體驗取決于我是否使用LDAC 協議,因為LDAC協議本身需要需要非常大的電量消耗,官方說搭配充電盒在降噪與LDAC關閉的前提下可以連續播放32小時,而且快充15分鐘就可播放3小時。同樣支持無線充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聲闊小金腔支持雙設備連接,可以同時使用2臺設備連接到耳機上,可以在音頻之間進行無縫切換,這個功能就和AirPods Pro類似了,切換過程足夠流暢。
▍寫在最后
今年應該是是TWS旗艦級別耳機的升級年,很多廠家都在耳機下猛藥,務求做出更好的成績,這次的Liberty 3 Pro聲闊小金腔給用戶帶來了ACAA2.0同軸圈鐵架構、LDAC高碼率無損傳輸協議、更為舒適的佩戴感受,加上其顏值一直在線的耳機外觀,我給到的評價是:處于千元檔TWS耳機的第一集團當中,值得購買。
edited by SamDigital
Apr.2022
您可以在各大平臺發現更多署名為山姆數碼或林冠聲Sam的創作內容。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