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智能手機成為了人人必備的工具,我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聊天、購物和支付,手機成為了每個人的貼身伴侶,它知道我們每個人的所有“小秘密”,一旦手機中的隱私信息被泄露,后果將不堪設想。
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們通過智能手機與朋友討論過某件商品后,當我們再次打開手機相關的內容就會推薦過來,這也讓不少用戶擔心個人的隱私信息被泄露。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下,看過什么就推什么內容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種事情能否避免呢?答案是肯定的!
智能手機廠商為分析用戶的使用習慣,為大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對用戶的操作習慣進行收集優化,給用戶提供更適合自己的產品,這也是為什么智能手機成為了“最懂我們的人”,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關閉這一“監聽”開關。
以蘋果手機為例,用戶隱私信息被泄露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分別是「APP請求跟蹤」、「后臺刷新」和「App分析與改進和Apple廣告」。
首先我們依次打開設置-隱私-跟蹤,關閉列表中不需要被跟蹤的App;然后依次打開設置-通用-后臺App刷新-關閉列表中不需要在后臺自動刷新的應用,關閉這兩項功能之后,不僅可以節省手機流量,還能提升續航能力,還能避免隱私信息被泄露。
第二步關閉「App分析與改進」和「Apple廣告」,依次打開設置-隱私-分析與改進和Apple廣告選項,然后進行關閉。一系列操作之后基本就可以切斷軟件之間的相互關聯,減少了相關內容的推薦。
不止蘋果手機可以關閉,安卓手機同樣可以通過關閉“監聽”的方式減少相關內容的推薦,以小米手機為例,用戶可以關閉用戶體驗計劃和診斷數據開關的方式來減少相關內容的推送。
小米手機用戶可以直接在搜索欄中輸入「用戶體驗改進計劃」的方式,選擇打開「加入“用戶體驗改進計劃”」然后同時關閉「加入“用戶體驗改進計劃”」開關和「使用情況和診斷數據」的開關。
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手機廠商在生產出售的過程中,任何一臺手機都是默認開啟「App分析功能」和「廣告功能」,其目的是為了方便了解用戶的操作習慣和使用方式,讓智能手機成為最了解我們的智能產品。
無論是蘋果手機的App分析還是安卓手機的用戶體驗改進計劃,其目的是為了給人們帶來更好的服務,但過度收集用戶隱私信息卻給用戶帶來了很多負擔,甚至不少用戶想要關閉這一功能,希望相關部門重視這一問題,讓智能手機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