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林巴斯OM口相機
我早年雖然也知道有奧林巴斯相機,但一直沒有直觀印象。
最早接觸的是一款老舊的奧林巴斯皮腔折疊相機,查資料是四十年代產(chǎn)品,后來知道奧林巴斯廠家的第一款相機誕生于1936年,還是比較早的。
后來看有人用奧林巴斯OM-10相機,也沒有太當回事,直到有天在舊貨市場上看到一個盒子,里面裝滿了單反相機的聚焦屏,竟然有十幾種,賣家說是配奧林巴斯相機的。
奧林巴斯究竟是什么相機?竟然配了這么多的聚焦屏,這也太專業(yè)了吧!
于是知道了奧林巴斯的單反機OM-1和OM-2。
當我第一次拿到OM-1時,立刻被它的小巧吸引住了,這也太精致了!
不僅小巧,使用的材質(zhì)也好,就像工藝品一樣,抓在手里舒服極了。
奧林巴斯OM-1相機誕生于1973年。
在它之前,奧林巴斯曾經(jīng)在1971年生產(chǎn)一種M42螺口鏡頭的單反,在1972年生產(chǎn)了第一款OM口的單反相機M-1。
前面這兩款生產(chǎn)短暫,產(chǎn)量都不大,但OM的設計成功,奧林巴斯找到了方向,開始量產(chǎn)。
接下來奧林巴斯出了產(chǎn)量很大的OM-1,廣泛的用于各種科研與醫(yī)療設備的相機配套上。
其實奧林巴斯公司并不是以相機為主的光學企業(yè),它的主項是醫(yī)療器械,特別是顯微鏡,在世界上都是舉足輕重的,而奧林巴斯的相機,基本是給設備配套為主,不需要太先進、太多的功能,所以民用相機,特別是單反相機,似乎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現(xiàn)在回看奧林巴斯的單反相機,其實并沒有多少款。
它從七十年代才開始起步,雖然有非常唯美成功的OM-1作為起點和奠基,但是后續(xù)產(chǎn)品不僅不多,也沒有太大的改進和技術爭先鋒,甚至到最后也沒有自動聚焦的電子相機問世。
如果想收藏奧林巴斯的單反相機,應該很快也很容易就收齊了。
其中高檔的準專業(yè)機身有:OM-1, OM-2, OM-3, OM-4, OM-4T;而低端型號是:OM-10, OM-20, OM-30, OM-40,就這些型號。
是不是太少、太可憐了。
其實奧林巴斯的整體差距不大,奧林巴斯OM-1可以說開了小型單反相機的先河,如果說影響,后來的尼康FM、FE,以及賓得的MX,ME等都有它的影子,但在精致上都沒有超過它,奧林巴斯OM-1系列,堪稱小巧精致單反的神話。
奧林巴斯OM-1是機械快門的相機,而在1984年推出的OM-2是一款電子快門的相機,接著又改進了OM-2,推出了OM-4,主要是增加了多點測光。
奧林巴斯OM-1機械快門相機到1983年升級為OM-3,也是增加了多點測光。
所以奧林巴斯單數(shù)的OM-1、OM-3為機械快門,而雙數(shù)的OM-2、OM-4為電子快門。
1986年奧林巴斯再次改進了OM-4,主要是閃光系統(tǒng)和測光系統(tǒng)的升級,成就了OM-4Ti。
此后奧林巴斯再沒有大的作為,在單反領域幾乎再沒有想法了。
其實這四款OM相機都是很棒的!非常可惜奧林巴斯后來的任性“躺平”,沒有再深入研發(fā)單反相機,或許是產(chǎn)業(yè)重點轉(zhuǎn)移,對民用相機興趣不大了。
這四款相機OM-1的產(chǎn)量最大,而OM-3的產(chǎn)量極小,具有收藏價值。
OM-2的產(chǎn)量也不小,經(jīng)常可以看到,OM-4、OM-4Ti要少一些。
2、奧林巴斯OM口鏡頭
我在早些年癡迷于玩德國老鏡頭,那時也收了一些奧林巴斯的鏡頭,今天找出來拍照,發(fā)現(xiàn)竟然有十三種定焦鏡頭(不算相機上的兩只50/1.4標頭和一只50/1.8標頭)。
奧林巴斯這些嬌小如精靈般的鏡頭,實在太讓人喜歡了。
這些鏡頭還有
下面說說我的這十三只奧林巴斯OM口定焦鏡頭,堪稱我的“十三太保”吧!
21/3.5 廣角鏡頭
24/2.8廣角鏡頭
28/2廣角鏡頭
35/2廣角鏡頭
50/3.5微距鏡頭
50/2微距鏡頭
55/1.2標頭
85/2中焦鏡頭
90/2微距鏡頭(孔雀翎)
100/2 人像鏡頭
100/3.5 中焦鏡頭
135/4.5微距鏡頭
80-135/4 微距鏡頭(延伸筒)
這些鏡頭竟然有五只是微距鏡頭,為什么會這樣?
這主要是奧林巴斯的攝影器材不單單是用于民用,而主要是給科研、醫(yī)學器械配套,而微距光學和顯微光學又是奧林巴斯的強項,于是就各種焦段微距都出來了,其他廠家還真沒有這么玩的。
除此之外,這些鏡頭中有六只是F2口徑的,而奧林巴斯F2口徑的鏡頭,又被成為“OM-System F2軍團”,這個團隊有:
21/2、24/2、28/2、35/2、40/2、50/2macro、85/2、90/2macro、100/2、180/2等鏡頭,都是不俗之輩,堪稱日系鏡頭種的佼佼者。
這個系列我缺的幾只都是不好找的,特別是180/2鏡頭,是這個戰(zhàn)隊的靈魂啊。
我這十幾只鏡頭里名氣最大的當屬 Zuiko 90/2 Macro 這只,也被稱作“孔雀翎”,也是早年日本最好的人像微距鏡頭。
而85/2、90/2macro、100/2這三只鏡頭被稱為奧林巴斯人像鏡頭三劍客,我都齊了。
奧林巴斯OM口鏡頭不僅小巧,而是制作非常精致,調(diào)焦的阻尼感非常好,可以說在日系鏡頭里絕對是最有感覺的,尼康、佳能等都達不到。
可惜這些鏡頭收集后都還沒有仔細玩過。
早年先是癡迷萊卡鏡頭,后來又掉進電影鏡頭的淪陷區(qū)里,等明白攝影其實就是記錄后,開始回歸用AF鏡頭的快捷方便,直接買了索尼微單的各種配套鏡頭用于快速的拍攝。
直到疫情出現(xiàn),走不出去,才發(fā)現(xiàn)這些日系鏡頭被冷落了好多年啊。
看到這里有人會問:OM口的變焦鏡頭怎么樣?
我手里現(xiàn)在有兩只35-105/3.5和35-70/4,其中前一只我曾用過,還是不錯的,但我喜歡嬌小精致的定焦頭,變焦鏡頭有些不入眼了。
其實有一只35-80/2.8變焦頭,據(jù)說素質(zhì)不俗,但是難得一見,我還沒有把玩過。
文章寫完,思念起奧林巴斯180/2這只鏡頭了,啥時也弄到一個,沒有它,這個隊伍不成“軍”啊。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