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視機
□李建輝
1979年,我家有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是我組裝的。我是那樣的激動與驕傲,現在回想起來,一切歷歷在目。
當年的電視機,屬于高檔耐用消費品,誰家有一臺,那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不僅是因為可以大大豐富文化生活,還因為很多小伙伴會到你家來看電視,家里將非常熱鬧與歡快。
我所在的廠原是全國知名的電視機顯像管生產單位,改革開放的大潮催動著廠子緊跟時代步伐。一天,廠里發出通知:全廠職工可以以每戶為單位,內部購買一只次品顯像管。這個通知一出,全廠嘩然:這是多么令人激動的消息?。?/p>
要知道,當年要買一臺電視機是多么的困難,不僅很難買到,而且貴得不得了。如今,我們可以買到電視機顯像管了,只要動手組裝,家里就能有電視機啦!雖然30元一只的顯像管并不便宜,但比起商場里賣的電視機來說,還是要便宜很多。
全家決定,把顯像管買回來,由我組裝。我還是個毛頭小伙,并不懂電子管電視機的裝配技術,但我想,我可以問、可以學,可以看技術資料,可以向懂技術的師傅請教。為此,我每天下班回來,就翻閱相關技術書籍。
為購買電子元器件,我每個星期天都要跑到成都的各大電子市場轉悠,從電源變壓器到電子元器件,我邊問邊學邊買,回到家就邊看書邊裝配。后來我才知道,裝配電視機并不簡單,從識別電路圖到識別電子元器件,再一個個地裝配,過程既繁瑣又復雜,我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
最大的失敗,是元器件虛焊。剛開始,我按照電路圖認認真真焊接元器件,經過多日奮戰,好不容易裝配好,經過多次檢查,自認為可以了,就開始通電調試。但令我納悶的是,聲音和圖像完全沒有反應。我檢查一遍又一遍,還是不行。我有點懵,汗水直流。后來多次請教別人,我才知道是焊接元器件的方法不對,可能出現了虛焊。
虛焊是那種隱藏在焊點內部看不見、摸不著的故障,很不容易找到故障點。后來我才知道,焊接元器件需要用小刀,或者最好是用折斷的鋼鋸條斷口,把焊接部位刮干凈,刮得錚亮,并用松香放在焊點上,才能將元器件焊接牢固。若非如此,必然會有虛焊。
找到原因,拆了重來,反反復復,天氣再冷再熱好像都與我無關。就這樣,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我都沒氣餒,因為我每天心里都在默默地念叨:不管怎樣,我一定要讓父母看到我組裝的電視機。
幾個月后,功夫不負有心人。1979年12月31日晚上,全家人靜靜地圍坐在電視機旁。當新年鐘聲響起時,北京電視臺播音員開始播報:“1980年開始了!大家新年好!”激動與興奮早已淹沒了睡意,全家沉浸在無比的欣慰與愜意中。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又幫親戚和朋友組裝了幾臺集成電路電視機。從那以后,為掌握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及時跟進新技術發展動態,每到星期天,我都要到城隍廟電子市場轉悠,深感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我的組裝技術不斷提高。到后來,連我的自行車也是自己裝配的。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