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即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通過軟件機器人模擬人與計算機的交互過程,實現工作流程自動化執行的技術應用。RPA軟件機器人可以根據流程設定完成計算機操作,替代或輔助人完成規則明確的重復性勞動,成為一種新興的“數字勞動力”RPA技術的興起和應用,契合了企業普遍存在且日益增長的業務流程自動化需求。
圖:企業IT應用體系
資料來源:千際投行,資產信息網,愛分析
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推進,企業根據不同業務流程的需求建設了大量分立的業務系統,實現了業務流程的線上化,同時也產生了大量需要人工執行的重復性的系統操作流程,成為機械性的低附加值勞動。與此同時,大量業務流程需要進行繁瑣的跨系統操作,并形成了數據孤島,企業對于跨系統流程連接和數據集成的需求不斷增長。
面對上述問題,企業可以通過業務流程外包來降低成本,但仍然面臨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的壓力以及人工操作的效率瓶頸問題。除此以外,傳統的IT解決方案是由IT人員開發系統接口或者重構系統的方式提升流程效率,但往往成本較高,且開發周期較長,難以及時響應業務需求的快速變化。
相比之下,RPA在解決上述需求方面具備可以快速開發和靈活部署的優勢。
首先,RPA是從UI層面進行“非侵入式”的系統連接,不影響原有的IT架構;其次,RPA支持低門檻的基于圖形化界面的自動化流程設計,可以由業務人員直接開發和上手使用,IT人員的介入不是必須的。
從早期的批處理腳本、屏幕抓取到VBA等,RPA相關的自動化技術由來已久,而Al與RPA的結合進一步拓展了RPA的可用性,加速了RPA的應用落地。傳統的RPA只能執行簡單的鼠標和鍵盤操作,導致應用場景有限,只能作為個人助手執行簡單的桌面自動化任務。隨著OCR、NLP等Al技術的成熟并與RPA結合,RPA逐步具備了圖像識別、文本識別等非結構化數據處理能力,可以在企業業務場景中執行更復雜的業務流程自動化,具備更廣闊的應用價值。
現階段,RPA技術已經較為成熟,能夠帶來流程效率提升的確定性回報,RPA已經成為投入增長最快的企業級軟件之一。Gartner預計,到2023年底,90%的大型和超大型組織將部署某種形式的RPA。企業應該積極嘗試部署RPA,迎接RPA的浪潮。
數字經濟的風帆已經揚起,實在智能也將繼續打造人人可用的自動化、智能化平臺,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推進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