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說明:馬正康先生曾經(jīng)是上海市的兩屆“勞動模范”,十年前退休,轉(zhuǎn)而收藏研究海鷗相機和上海生產(chǎn)的攝影器材,辦起“海鷗之家”相機收藏館。
目前“海鷗之家”擺放著他收藏的500多臺上海產(chǎn)的相機,以及100多只鏡頭,還有大量攝影、暗房器材,以及攝影資料,還有很多相機收藏家、愛好者提供的私人藏品。
上海曾是中國相機產(chǎn)業(yè)的主陣地,上海相機廠在四十六年里,共生產(chǎn)各種民用、科研和軍用相機2066萬臺,占中國相機的大半壁江山。
馬正康先生的“海鷗之家”,是一座非常獨特的相機文化展示館,既是相機的收藏館,也是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過程展示,更是攝影文化的真實體現(xiàn)。受到了相機愛好者、相機收藏家以及海鷗廠老職工的好評,大家紛紛把自己的藏品和資料,提供給“海鷗之家”展示與研討,使這家收藏館的資料性、觀賞性,以及文化價值大大的提升。
下面圖文是馬正康先生把大家提供的珍貴藏品整理出來,提供給大家,很多都是書中沒有提到過的試制品,甚至是第一次與藏家以外的人見面,非常珍貴。
這些珍貴的藏品都可以在“海鷗之家”看到,歡迎相機愛好者參觀交流,另外馬正康先生主編的《海鷗大觀》一書也即將付印,這是一本豐富又嚴謹上海攝影器材大全的“藍皮書”。
以下內(nèi)容是馬正康整理的文字和圖片:
馬正康館長的話
昨天下午(4月19日),我在“東昌海鷗之家”值日。
端視每一份海鷗人提供的海鷗資料,撫摸每一臺收藏者留置的照相器材,深感“眾人拾柴火焰高”格言之確鑿。
因為有了上海照相機廠員工、上海華僑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相機研究會同仁以及各地相機收藏人的共同支持,海鷗展示室才得以有精彩的海鷗文化匯聚在茲,才得以有“海鷗之家”的亮點和特色。
疫情封控多日,乘閑來無事,權(quán)將部分朋友們的珍品展示一下,供同好們分享。
第一部分,書刊攝影紀念品
閱覽室,這里有東北遼寧李輝先生收集了20多年10余種國產(chǎn)照相攝影期刊,約2000冊。
新華社高級記者夏道陵生前所藏攝影書籍300余本,由諸福康先生提供。
中日攝影文獻書籍,由海鷗公司總工程師孫晶璋先生提供。
此《英漢攝影辭典》系孫晶璋主編并長期使用本,此枚海鷗牌F7.7/500mm折反鏡頭,也系孫參與研發(fā)和收藏的樣品。
上海相機資深收藏人徐光化老師的歷年相機收藏拍賣文獻。
眾人提供的相機攝影資料,可供愛好者分享檢閲、查閱資料。
這張高清晰2.4米超寬幅全景照“海上森林”,由上海唐恩余老師拍攝提供。
“海鷗4型”相機的藝術(shù)解析鏡框,由國產(chǎn)相機著名收藏家、天津曉麟教授提供。
這張上世紀80年代的年畫原作“大豐收”,由“中華相機網(wǎng)”初創(chuàng)人趙振新老師提供。
香港簡慶福大師人體攝影作品2幅,42寸原片放大,由唐恩余、洪順華老師提供。
珍貴的《上海輕工業(yè)志》原稿和“海鷗公司歷年經(jīng)濟指標統(tǒng)計”,由海鷗廠辦公室李士保、計劃科長韓迪文提供。
《海鷗報》十年原稿,是海鷗廠的重要歷史檔案,由該報兩任主編、辦公室主任章金甫和李東晨提供。
《相機收藏研究》報全套,由祖忠人、徐光化和汪順濤提供。
海鷗建廠40周年紀念手表3款,由海鷗精飾公司總經(jīng)理楊明虎、海鷗經(jīng)銷公司總經(jīng)理應(yīng)銜峰及上海資深收藏家張勇提供。
這個搪瓷碗是海鷗職工上世紀60年代使用的,楊明虎提供。
這兩幅42吋彩照,是去年香港國際攝影展上的獲獎作品。上海文聯(lián)專職攝影師祖忠人拍攝、提供。
稀有人知的海鷗牌膠卷、上海牌膠卷,及海鷗廠飯菜票,由能工巧匠陳建福和海鷗公司紀委陳一帆等人提供。
海鷗公司紀念品:檀香扇和永生金筆,由海鷗公司廣州分銷公司經(jīng)理虞偉紅提供。
海鷗攝影服、帽、包等,由李士保等海鷗職工提供。
《中國照相機》第一版,此書中國相機收藏工具書No1,孔網(wǎng)上叫賣1000元,由sy916網(wǎng)站博主李輝先生提供。
“牡丹真國色”瓷盤,由鄭州著名收藏家許友剛提供。
“海鷗之家”書法橫匾,陳明璋先生書寫。
(二)海鷗珍稀相機
以下是各方朋友提供的部分海鷗珍稀相機。
紅旗20型套機,一機三頭。此機為建國20周年獻禮而開發(fā),仿徠卡M3和M4型,問世271臺,乃國產(chǎn)35mm機械相機中的極品。上海相機收藏研究會會長祖忠人提供。(圖中紅旗自拍器,由遼寧李輝(郭鐵師)提供)
上海58-1型試制品,編號000025。誕生于1958年初,是上海生產(chǎn)的第一款高級相機。祖忠人提供。
上海大明廠的上海雙反,是1957年將祿萊福來機身改為上海品牌,開啟了國產(chǎn)雙方相機制造序幕。上照廠北方地區(qū)銷售部主任張?zhí)┛堤峁?/p>
大明廠并入上照廠后研發(fā)的上海58-4型相機,改仿祿萊柯德,簡略了2顆腰鈕。上海資深藏家朱宗迅提供。
上海204型相機,上照廠1963年試制,由時任上海輕工業(yè)局計劃處負責(zé)人王葆真收儲至今并提供。
1501型密拍機,用海鷗雙反機身改制,機頂發(fā)條鈕,作為自動卷片的動力。遼寧李輝提供。
1502型密拍機,感光機構(gòu)采用上海202機身改制。國安局離休老干部提供。
海鷗雙反長嘴相機,科研領(lǐng)域?qū)S谩S蓮V東梅州資深藏家黃祖德提供。
海鷗DF-3型單反相機,首次采用ETM電子測光技術(shù)。此機僅產(chǎn)3臺,本機000003號。上海資深藏家孫以文提供。
DF-3型收藏人孫以文和研發(fā)人徐鴻浩合影。徐高工當(dāng)年是DF-3型研發(fā)小組組長。
海鷗89型旁軸相機,此機系試制品,僅產(chǎn)1臺,由上照廠試制小組何哲時高工生前提供。
何哲時老師編著甚多,《實用維修圖解》為其遺作之一。
海鷗4A-109型上海世博會紀念版,此機由上汽集定制,共計50臺,用于贈送外國使領(lǐng)館相關(guān)官員。由北京海鷗專題收藏人李仲從國外購入并提供。
海鷗4A-1型相機,攝影鏡頭采用“HAIOU-43”即4片3組天塞頭,解析質(zhì)量好,全部用于出口。由上海普陀區(qū)原收藏協(xié)會會長邵小華提供。
海鷗BJ型背景照相機,配合風(fēng)景幻燈片,可將人像合成于任何風(fēng)景前。由山東聊城市資深收藏家楊興魯提供。
海鷗Q-30型大畫幅全景照相機,可拍20公分寬的長條大幅照片,由上海大畫幅攝影師梁子提供。
海鷗轉(zhuǎn)機研發(fā)人、專利技術(shù)持有者、上照四廠葛偉導(dǎo)高工(左),展示用海鷗轉(zhuǎn)機在人民大會堂實拍的照片。
海鷗120超寬幅試制品,僅此1臺,本機用120膠卷可拍6x9公分負片8張。上海海鷗原精飾公司總經(jīng)理提供。
海鷗DF-5000型白頭單反相機,是國營海鷗公司開發(fā)的科技含量最高的收官之作。外形由德國著名設(shè)計師柯拉尼設(shè)計。海鷗公司檔案室李士保提供。
海鷗之家歡迎你前來參觀交流,共享海鷗相機文化之旅。
未完 待續(xù)
責(zé)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