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如今電腦性能過剩的情況下,有必要上PCIe4.0協(xié)議的高速固態(tài)硬盤嗎?
就在最近,有的小伙伴表示之前用得是PCIe3.0的固態(tài),現在升級到intel 12代平臺,換成PCIe4.0的固態(tài)是不是體驗更好?要知道有的小伙伴會說,PCIe3.0固態(tài)就很快了,3000MB/s速度還不夠你用嗎?
而我的回答是,如果將追求更好的體驗,那當然要換。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無論是文件移動、還有WinRAR打包或解壓以及在一些游戲載入中,PCIe4.0的固態(tài)真的要比PCIe3.0固態(tài)快不少。就拿吃雞來說,我經常是第一個進入百人廣場,最明顯就是別人都不動,就我一個人最先蹦來蹦去。
那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PCIe4.0固態(tài),哪款固態(tài)值得入手呢?我之前是買的三星PM9A1 1TB,因為當時它是PCIe4.0固態(tài)中最有(便)名(宜)的OEM版本,懂的人都懂。升級到12代平臺后,支持PCIe 4協(xié)議的M.2接口變成了4個(Z690主板),于是入手了一塊鎧俠EXCERIA Pro SE10,價格應該是目前最低的PCIe4.0固態(tài)之一,差不多1元1GB。那么該PCIe4.0固態(tài)的體驗如何?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開箱:
首先來看看開箱,這里要說一下鎧俠KIOXIA其實是由東芝存儲器更名而來,產品品質和性能方面都是業(yè)內頂尖。就拿鎧俠EXCERIA Pro SE10的外包裝來說,設計也非常直觀明了。除了有產品的渲染圖,還有具體型號、容量、協(xié)議、最高讀取速度等等。
同時,鎧俠整個家族也可以通過外包裝最上方的色塊來確定型號:
如綠色的標簽,對應的是EXCERIA SATA TC10系列;
橘黃色的標簽,對應的是EXCERIA NVMe RC10系列以及EXCERIA G2 RC20系列;
藍色的標簽:對應的是的是EXCERIA PLUS G2 NVMe RD20系列;
而鎧俠EXCERIA Pro SE10則對應的是玫紅色標簽,也是鎧俠目前最頂級的固態(tài)硬盤。
不過聽說鎧俠的PCIe5.0固態(tài)已經亮相,不知道屆時會用什么樣的標簽。
鎧俠SE10開箱也非常簡單,包含一本快速啟用指南,然后就是鎧俠SE10固態(tài)本體了。如果是在天貓自營旗艦店購買,還會附送散熱馬甲、螺絲刀、銅柱以及螺絲。記得之前有個小伙伴老是找不到M.2插槽的螺絲,直接買了100個慢慢用。
鎧俠SE10采用了單面顆粒設計,這樣的好處是不僅臺式機可以使用,對于一些空間狹小的ITX主機、筆記本也依然可以使用。
具體布局方面,鎧俠SE10采用了鎧俠自研主控,型號為TC58NC1210GSE。該主控支持NVMe 1.4以及PCIe 4.0 x 4。1TB的容量為四顆BiCS FLASH 3D TLC閃存組成,型號是TH58LKT1T45BA8C。要知道經過多代的發(fā)展,TLC閃存顆粒的壽命表現已經很不錯了,鎧俠S10在耐久性(TBW)上,1TB版本最大寫入數據總量為400TB,2TB版本為800TB;平均無故障時間為150萬個小時。此外,鎧俠SE10還搭載了一個1GB容量的DRAM緩存。
▲圖片來自網絡
使用平臺介紹:
我這次使用的平臺基本上是MSI全家福:
CPU:intel i7 12700K
主板:微星MEG Z690 UNIFY暗影主板
內存:科賦DDR5內存
散熱器:微星戰(zhàn)神S360水冷
硬盤:三星PM9A1 1TB+鎧俠SE10 1TB
顯卡:微星GeForce RTX 3090 VENTUS 3X 24G
電源:微星MPG A1000G
機箱:微星MPG VELOX 100R
也簡單介紹下該平臺的亮點,主板是微星MEG Z690 UNIFY暗影主板。顏值很高,供電很強,最重要的是具備5個M.2插槽,其中4個是PCIe4.0接口。
為了壓住intel i7 12700K(P核5.0GHz,E核4.0GHz),我用的水冷也是微星戰(zhàn)神S360,它也是微星頂級水冷。該水冷散熱器不但性能卓越,靜音效果不錯,還在水冷頭上搭載了一塊IPS屏幕以及一個下壓風扇。
其搭載的IPS顯示屏的玩法不少,不但可以顯示當前主機的溫度、頻率等等,還可支持視頻以及動態(tài)圖,可玩性極強,比如我就放上了掉毛高達,效果十分炫酷。風扇則可以對CPU供電模組進行散熱,使得整機運行的更穩(wěn)定。
電源則為了滿足超頻后的i7-12700K以及RTX3090,用上了微星MPG A1000G電源。該電源額定功率為1000W,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全模組設計,尤其12V輸出電流達到了83.5A,就算面對450W的新一代“卡皇”——RTX3090Ti也不在話下,要知道該電源還為了RTX3090Ti配備了3根單獨6+2pin PCIE供電線,直接用顯卡自帶的轉接線就可以使用。
微星MEG Z690 UNIFY暗影主板不但配有M.2金屬散熱片,還配有快拆卡扣,安裝十分簡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安裝散熱片后要看看固態(tài)有沒有發(fā)生形變,不少人都習慣把螺絲擰得很死,其實有時候會讓固態(tài)產生輕微形變。
性能測試:
先看看CrytalDiskInfo軟件的識別,傳輸模式都是PCIe 4.0 x 4,標準也是NVM Express 1.4。當然因為導入了一些數據,硬盤的讀取用了1000G,寫入為405GB。
對比我目前的三星PM9A1參數保持一致。并且可以看到我這個固態(tài)讀取寫入都超過了300TB(當時某魚購買,主要是便宜),健康度為94%。
再來看看CrystalDiskMark的測試,鎧俠SE10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7047MB/s,寫入速度為6126.73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77.14MB/s,寫入速度為424.69MB/s。
對比三星PM9A1,鎧俠在順序讀取寫入速度都快了很多,只不過在4K隨機讀取一個環(huán)節(jié)慢了一些。
AS SSD Benchmark測試方面,鎧俠SE10的讀取速度為5900.56MB/s,寫入速度為5672.54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98.16MB/s,寫入速度為349.89MB/s。最終得分破萬,達到了11039分,這也是目前我測試過AS SSD得分最高的固態(tài)。
三星PM9A1在AS SSD中的成績也十分不錯,但面對鎧俠SE10,還是要遜色不少。無論是順序讀取、寫入速度還是4K成績都不如后者。
至于TxBENCH的測試結果也和上面兩個軟件差不多,三星PM9A1只有4K隨機讀取速度略有優(yōu)勢,其他環(huán)節(jié)都要低不少。
通過HD Ture Pro的文件基準順便也測試了下雙方的緩存情況。雙方的緩存都在110GB左右,寫入方面,鎧俠SE在前110GB都保持了5500MB/s左右的寫入速度,后續(xù)穩(wěn)定在1300MB/s左右;而三星PM9A1在前110GB都保持了4000MB/s左右的寫入速度,后續(xù)穩(wěn)定在1500MB/s左右。讀取方面,三星PM9A1的速度穩(wěn)定在5400MB/s左右;而鎧俠則是保持了6000MB/s的速度。
此外,鎧俠還自帶的SSD管理軟件——SSD UTILITY,其可以對SSD進行一系列管理,比如查看溫度、健康度,測速,更新固件等等。不過遺憾的是,目前該軟件對于Windows 11還不支持,只有Windows 10 X64才可以使用軟件。要知道12代平臺必須在Windows 11環(huán)境下才能發(fā)揮出大小核的全部性能。
實際使用:
當然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跑分數據其實都是浮云,實際體驗才重要。PCIe 4.0固態(tài)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以鎧俠SE10為例,看看文件復制寫入速度、游戲載入速度以及Adobe Lightroom軟件打開速度的測試就知道了。
先說說鎧俠SE10的文件復制與寫入。測試用的10GB單個文件,可以看到無論是寫入還是復制,Windows 11系統(tǒng)都沒有機會顯示出剩余時間,幾乎不到3秒就完事,平均速度都在3.5GB/s以上。
再來看看游戲測試。《使命召喚》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玩過,記得當時用機械硬盤的時候,有時候CG過場動畫看完,游戲的進度條還沒有載入完成,而使用鎧俠SE10,載入游戲的時間僅為10秒不到。
《賽博朋克2077》游戲測試也是如此,整個載入游戲時間僅8秒出頭可以完成,速度非常快。
至于LR軟件,我之前使用SATA硬盤打開速度都不會太快。而使用鎧俠SE10測試,打開200張照片庫的時間還不用7秒。
總結:
經過實測,PCIe4.0固態(tài)對比之前的固態(tài)硬盤,提升非常明顯。就拿鎧俠SE10來說,對比三星PM9A1,在數據上都有不小的提升,實際感知對比PCIe3.0的固態(tài)也是非常明顯。
至于PCIe4.0固態(tài)的性價比,我也來簡單探討一下。對于OME產品而言,還是只有三星PM9A1這一個選擇,其1TB的價格是在800左右。可OEM的產品沒有官方保修,所以適合RP比較好的小伙伴。而零售中的PCIe4.0固態(tài)(頂尖速度),則有三星980 Pro、西數SN850、英睿達P5 Plus、宏碁GM7000、金士頓KC3000、威剛S70 blade、浦科特 M10PGN以及鎧俠SE10,從目前從價格來看,三星980 Pro、西數SN850的價格最高;而鎧俠SE10和宏碁GM7000則是當下價格最低的,最高不超過999元,差不多就是1元1GB。同時,零售版的固態(tài)硬盤基本上都可享受5年全國聯保,用起來自然也更安心一些。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