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首頁 > 空調 >

    戰力非凡|12代酷睿強勢加持Acer掠奪者戰斧300 2022款

    今年的12代酷睿移動端處理器在性能上的提升有目共睹,作為英特爾首代移動端的混合構架處理器,其旗艦級產品i9-12900HK、i9-12900H一舉超越了5GHz的頻率,而且在功率和性能釋放上,全面超越了蘋果的M1 Max,這無疑大漲了x86陣營的底氣。

    對于普通消費來說,i9處理器的定位還是太高了一點,對更多玩家來說,低一級的i7處理器才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其實我很早便想找一臺H系列的i7處理器的筆記本來給大家做評測,原因其實很簡單,像i7-12800H、i7-12700H,與i9-12900HK、i9-12900H一樣采用了6個P Core、8個E Core的配置,僅是頻率降低了一些,從參數來看,這兩款處理器便相當有性價比了,所以我特別想將其真實性能展示給大家,看它們與同為45W的H系列最級的i9處理器有多大差別。

    選擇2022款的Acer掠奪者戰斧300其實我還是有些想法的。前段時間看一個歷史博主聊到古代十大神兵,排名第一的便是盤古斧,我相信,Acer在設定掠奪者戰斧的定位時,便強調了“一力降十會”的道理。的確,在產品定位上,掠奪者戰斧便是用于“開山劈石”,在游戲市場破局的。從品牌知名度來看,掠奪者在消費者心目中還是與外星人、ROG、拯救者有一定差距,其實從我評測中的性能表現來看,我覺得掠奪者戰斧還是有登頂實力的。

    掠奪者系列其實細分有兩款產品,一是刀鋒,是偏輕薄的性能本,二就是這款戰斧了,Acer是按照最強性能釋放來設計這款產品的。基于這樣的平臺基本面,我相信能夠將它配備的i7-12700H性能釋放測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高辨識度設計

    Acer掠奪者戰斧300的設計辨識度其實很高,作為一款純粹為性能而生的機型,它并不刻意去塑側面的輕薄感,A、C兩面采用了合金材質來提升用戶接觸面的觸感,其后端散熱口被設計為類似于跑車尾部排氣,相當大氣。這套模具戰斧系列已經在2020、2021兩代機型上使用過,不過2022款去掉了A面LOGO兩側的燈帶,用戶一眼便能認出。不得不說這次在外觀設計上做減法是較為成功的,整機機身更加整體、自然一些。另外,屏幕下方的Predator的字樣,同樣被替換為LOGO,我想同樣是出于統一觀感的整體化設計方向。

    從重量和厚度兩個參數來看,掠奪者戰斧300的裸機重量為2.4kg、機身尺寸為360mm×276mm×26mm,整體比上一代略有增加(上一代重量和尺寸分別為2.3kg×363mm×255mm×22.9mm)。

    究其原因,重量方面主要是在散熱性能進行了加配,以實現更好的性能釋放‘而尺寸方面其實與這一次全新采用的轉軸設計有關,可以看到,其轉軸設計采用了靠前、靠上的設計,使屏幕一下“提升”了不少,這樣的改進其實對玩家來說是非常友好的,能夠讓視線向上提升,操作體位舒適了不少。

    在看和聽兩個層面,掠奪者戰斧300其實也做了相升的改進。首先是屏幕的邊框有了明顯的縮減,尤其是兩側的邊框控制在了4.9mm,對于一款大屏游戲本來說,5mm以內的邊框尺寸足以稱得上優秀了;另外,去掉模具前端兩角的倒角后,其頂面窄邊框效果的提升也特別明顯。屏幕下方的揚聲器孔,Acer還是將其換為了小孔設計,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防止灰塵,而且出音面積比原來的條狀格柵更大。了解音頻技術的朋友都知道,出音孔面積不夠其實會導致聲音變小。

    從細節上來看,掠奪者戰斧300還是有很多值得點贊的地方。稱贊這款不考慮輕薄因素的游戲本剛性好似乎不太恰當,不過這也是事實。它的合金外殼表面采用了陽極化處理,比起直接上拉絲紋理的金屬外殼,防指紋能力是有一定提升的,觸感也更加細膩一些。

    掠奪者戰斧300在燈光設計上其實也是比較用心的,除了A面的LOGO外,鍵盤提供了各種燈效,共有呼吸、霓虹、波形、流星雨等7種動態模式,且可設計動態速度和亮度。

    機身前端,該機還配備了一根Pulsar的正面燈條,在黑暗中,它能幫用戶第一時間找到上蓋邊沿,且提供了投射在桌面的氛圍照明。當然,它也可以與鍵盤的RGB燈光圖樣一起使用,同步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

    還可以看到,筆記本的攝像頭分辨率提升為1080p,自帶相機程序的支持1080p 16:9 30fps的拍攝,并且支持HDR Pro和人臉識別功能。從實拍效果可以看出,即使身處于較暗的室內,這款全高清攝像頭依舊能夠清晰地拍攝,且噪點控制得不錯,與以往主流筆記本上使用的720p攝像頭,提升的遠不止分辨率,更是感光元件帶來的更佳畫質。

    高刷新率、寬色域大屏

    掠奪者戰斧300從屏幕尺寸來劃分其實有兩個配置PH315-55和PH317-56,前者是15.6英寸,后者是17.3英寸。PH315-55的這塊15.6英寸屏幕,采用了霧面屏設計,這充分考慮到了用戶的室外使用需求,能夠有效防止反光。

    參數上,屏幕的分辨率達到2560×1440的2.5K水準,支持165Hz的高刷新率,且擁有3ms的響應時間。高刷新率自然是游戲屏幕的硬實力,其實除了刷新率外,響應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響應時間較差的屏幕,拖尾、殘影現象會特別嚴重。

    雖然理論上低于8ms的響應時間在看電影或日常操作時人眼幾乎就查覺不出來了,但在精神高度集中的FPS之類游戲中,其實還是能明顯感覺到殘影的。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一般3ms是一個坎,低于3ms的動態畫面的反應速度和流暢性都算是不錯的。

    令我沒想到的是,掠奪者戰斧300配備的這塊屏幕色域表現相當不錯,廠商的色域標稱為100% sRGB,不過經我實測,筆記本的達到了100%的P3色域,并且還覆蓋了89%的AdobeRGB,這充分說明這塊屏的底子相當不錯。

    經測試,屏幕的最大亮度達到了300nits,在室內使用最大亮度的目測觀感是非常亮的,一般游戲玩家的使用場景都在室內。需要說明的是,該機提供了10檔亮度可調(25%和75%兩檔實際為30%和80%),但最小亮度的設置并不了關到全黑,依舊有18nits。相對而言,屏幕的對比度表現相當不錯,80%以上,對比度便達到最高值,實測為1100:1,這也能帶來較佳的畫面層次。

    屏幕的亮度與色彩均勻度總體控制得還行,色彩均勻度較好,相對而言,屏幕上方的亮度更高。細細觀察,屏幕四周基本沒有漏光現象。

    略有不足的是,掠奪者戰斧300的屏幕出廠默認的色彩調校并不準確,也有可能是為了迎合游戲玩家的需求,特意將亮度和鮮艷度調得比較高。可以看到,采用專業校色儀調校前后的屏幕色彩和對比度都有較大不同。當然,對于游戲玩家來說,色彩準確性并不是特別要緊的參數。

    非常實用的交互與擴展

    涉及操作的輸入輸出設計上,掠奪者戰斧300基本沿用了上一代的鍵盤的鼠標。之所以沒有變化,我想還是因為它足夠好用吧。鍵盤布局上,該機特意保留了數字小鍵盤,而且將電源按鍵和三個多媒體按鍵加入到數字鍵盤上方,既保證了美觀,又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功能。另外,鍵盤上的AWSD、方向鍵(全高尺寸)和掠奪者的功能鍵(實際上是小鍵盤的數字和功能切換鍵,通過Fn+掠奪者功能鍵調出廠商的PredatorSense控制平臺)均設計有特別的透明外框,透光性很好,從而帶來極佳的辨識度。

    鍵盤上方,有一個實體的Turbo按鍵,能夠一鍵激發該機的最佳性能,在性能評測部分我會給大家細聊。

    鍵盤下方,是一塊一體化的觸控板,設計師在C面最大有效面積下設計了這塊觸控板,尺寸上還是相當有誠意的。觸控板為下沉式設計,四周采用了斜切的CNC工藝,從而帶來一圈高亮的金屬亮邊,這樣的設計比增加一圈LED背光明顯高級很多。

    掠奪者戰斧300的接口,算是該機的一大特點。該機的接口分布在機身的左、右和后側,電源、Thunderbolt 4、miniDP和全功能Type-C接口設計在機身后側,這些都是接駁大屏設備的高速接口,機身右側設置了兩個USB A型接口,分別為支持關機充電的USB3.2 Gen1(10Gbps速率)和USB3.2 Gen2接口,特別是支持關機充電的接口,可以讓玩家出行時充分利用筆記本內置大電池為手機或其他手持設備充電,無須攜帶充電寶。

    筆記本左側除了USB3.2 Gen2接口、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的標準音頻口之外,還提供了一個RJ-45有線網絡接口。由于尺寸太大,這個接口如今在筆記本上已經非常少見到了,不過Acer還是以翻折外形讓筆記保留了這一接口,保留的原因也很簡單,在無線信號不佳的地方,有線才能為玩家提供最穩定的連接。

    總體來看,筆記本的擴展接口還是相當豐富的,惟一不足的是,筆記本的Type-C接口被放在了后端,出于顯示擴展的要求,放在后側更美觀自然可以理解,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外接存儲設備也采用Type-C接口,其實這樣的使用頻率遠高于接駁顯示設備。最佳的選擇是將其移至筆記本的右側,或在此增加一個Type-C接口。

    性價比超高的12代酷睿中堅i7-12700H

    在硬件配置上,2022款掠奪者戰斧300 PH315-55配備了英特爾的12代酷睿H系列標準電壓版處理器——i7-12700H,剛才我已經提及了這款CPU的關鍵特性——它與頂級的i9移動處理器相比,僅是差在頻率。i7-12700H依舊采用了6個P Core和8個E Core的混合構架,擁有14核20線程的高配置。12代酷睿支持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這塊i7-12700H的P Core可最大睿頻至4.7GHz,而E Core的最大睿頻也能達到3.5GHz。值得注意的是,i7-12700H同樣配備了24 MB高速緩存,與i9系列完全相同。

    之前我曾在12代酷睿的詳評中為大家提到一個重要特征,12代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雖然也公布了45W的TDP,但英特爾給它的定義是Processor Base Power,你可以理解為基本功耗;另外還有兩個參數是最大睿頻功耗(Maximum Turbo Power)和最小保證功耗(Minimum Assured Power),前者為115W,后者為35W,這意味著,i7-12700H的最大功耗可以達到115W,在筆記本平臺上,CPU這樣的性能釋放設定是相當出色的,所以才有這么多玩家首選12代酷睿。

    另外,i7-12700H的H后綴說明它依舊是有核顯的,配置依舊為96EU的銳炬核芯顯卡。這款顯卡已經在11代、12代酷睿平臺上使用得相當多,只是在顯卡最大動態頻率和執行單元上有所區別,i7-12700H核顯的最大動態頻率為1.40 GHz,支持eDP 1.4b, DP 1.4a, HDMI 2.1等接口輸出,其中DP接口最大支持7680x4320@60Hz的8K級別畫面輸出。其實我們不要小看核芯顯卡性能,筆記本大部分的非高負載時間內,其實都是自動選擇核顯輸出,這樣能夠大大延長續航時間。

    i7-12700H在CPU-Z中,尤其是單核跑出了756.8的成績,與i9-12900H的780的單核成績已經相當接近,而且已經離桌面版的i9-12900K的單核成績已經相距不遠了(i9-12900K的CPU單核約為830分左右)。當然,i7-12700H超過8000的多核成績也是相當搶眼的,i9-12900H的多核成績約在8500左右。

    在CineBench R20和R23中,i7-12700H的總體表現也是比較不錯的:R20中,它跑出了697pts和7100pts的單核和多核分數;在R23中,1802pts和16991pts的單核和多核分數也是相當不錯的。而i9-12900H,R20的測試成績分別為750pts和7500pts左右;R23則分別為1900pts和19000pts左右。

    在跨平臺測試軟件GeekBench的CPU測試中,i7-12700H獲得了1532的單核成績和12490的多核成績,這樣的成績其實與蘋果的M1 Max也相差不多了(單核成績略差,多核成績相仿)。

    3D Mark CPU Profile主要測試的是CPU的單線程和最大線程間的性能,可以看到該測試下,i7-12700H的單線程能力達到了1001,這應該是指P Core的單線程能力。在最大線程測試上,3D Mark的這項測試還是對混合構架的測試的CPU支持不夠好(估計是E Core的算力沒有納入其中),這個項目最好只作參考。

    在Performance Test測試中,i7-12700H跑出了31547,其中整數運算超過了10萬分,而且浮點運算也達到了76247分,這樣的表現是相當出色的。(順帶提一句,12900K的總體評分為39000左右)

    渲染方面,i7-12700H在V-Ray中跑出了12429的成績。從以上測試可以看出,i7-12700H不僅是紙面參數上與i9系列處理器接近,真實性能上表現上同樣也證實了這一點。混合構架下,這塊CPU的多線程調度能力相當不錯,而且在不論是渲染還是解碼能力上,這塊CPU都能提供相當強力的支持,可以說是當前游戲、創作等高性能本上相當不錯的一個選擇。

    CPU之外,掠奪者戰斧300配備了NVIDIA GeForce RTX 3060獨立顯卡,從2022款起,Acer旗下的游戲本全面支持了獨顯直接,這對顯示成績的提升是相當明顯的。30系列顯卡大家其實都很熟悉了,我之前也說過,如果從性價比角度,3060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掠奪者戰斧300上配備的是140W滿血版3060,這一點在測試中值得我們留意。

    3D Mark我分別測試了支持DX11和DX12游戲的FireStrike和Time Spy兩項測試,可以看到前者評分超過20000,達到了20580;后者成績也達到了9074,這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在3D Mark的光追測試Port Royal中,顯卡的成績達到了5121,這與我跑過了RTX 3060的最好成績已經相當接近,以上兩項測試說明掠奪者戰斧300在GPU性能釋放上還是做得比較不錯的。

    整機層面上,評測機配備了兩條8GB雙通道的DDR5-4800和512GB的PCIe 4.0 SSD,這其實也是今年游戲本的一大趨勢。的確,DDR5內存在提升速率、降低功耗上作用上是非常明顯的,而且更高的內存頻率也有利于數據的高速讀寫。而隨著成本的降低,PCIe 4.0 SSD基本進入到主流選擇中,而高速SSD也能加快游戲預讀的時間。

    在整機測試層面,我們引入了CrossMark這項軟件。CrossMark的測試簡便,成績直觀,它從生產率、創造性和反應能力三個方面對整機性能進行綜合性測試,尤其對處理器的要求比較高。掠奪者戰斧300在CrossMark的總體得分一舉超過了1900分,尤其在創造性等圖形化表現上相當不錯。

    PC MARK 10我選擇了Extended專業模式,這也是測試高性能PC的重要測試。可以看到掠奪者戰斧300的測試總分達到了9586,在游戲項目上17470的成績是相當不錯了。

    內存測試我依舊采用AIDA64的緩存與內存測試項目,可以看到,掠奪者戰斧300的兩條DDR5-4800內存的讀取成績為55967MB/s,寫入成績為53275MB/s,延遲為115.9ns,這樣在DDR5內存中算是很一般的成績。

    硬件測試上,我同樣采用了常用了CrystalDiskMark,在測試中,硬盤的讀取速度為6537.49MB/s,寫入速度為3943.75MB/s,算是PCIe 4.0產品中的中端配置。

    雙烤功率釋放達到180W

    作為當打的游戲本,Acer對掠奪者戰斧300重點強化了散熱設計,可以看到,機身側面和背部,都有露出的藍色金屬散熱鰭片;而機身底部,更是有大面積的進風口。掠奪者戰斧300的散熱核心設計都處于機身內部,它由雙風扇、五熱管、均熱管和液態金屬組成了階梯式散熱系統,保證了熱量的均勻散發,也能讓筆記本擁有持續穩定的性能釋放。

    按官方宣稱,液態金屬因為有著硅脂兩倍的導熱能力,所以可提升CPU 12.5%的性能釋放;而掠奪者戰斧300 2022款所配備的第5代3D刀鋒金屬速冷風扇擁有89片扇頁,在前代的基礎上提升了55%的風通量。

    另外,掠奪者戰斧300配備一塊90Wh的超大電池,這幾乎是當前筆記本上配備的極限了,因為超過100Wh的電池上不了飛機,筆記本內置電池也不可能違反一這安全標準。另外,2022款產品配備的適配器功率增加到了280W,更大的供電能力其實也是性能輸出的有力保障。

    烤機是對于掠奪者戰斧300的終極考驗,這里我們能夠探究筆記本平臺對i7-12700H處理器、RTX 3060獨顯的性能支持能力,也能在性能釋放中看到散熱系統的穩定性。我們先在AIDA64中對CPU進行單烤。拷機前8分鐘CPU均未觸及溫度墻,8分鐘以后CPU的功耗依舊沒有下降,直接維持在112W左右,對于滿功耗115W的i7-12700H處理器來說,掠奪者戰斧300基本發揮了它的全部實力。

    為了讓烤機達到一個理想的成績,我首先將顯卡模式調至獨顯直連。在使用FurMark對GPU測試中,可以看到GPU的核心溫度最高達到了接近70℃,長達半小時的烤機中,GPU功耗始終穩定在120W左右,這樣的表現也是相當不俗的,離RTX 3060的滿血釋放140W也相距不遠。

    使用AIDA64和FurMark進行雙烤,可以看到CPU和GPU的功率釋放穩定在65W和115W左右,整體的總功耗為180W,算是一流水準的性能釋放了。

    在雙烤30分鐘以后,我使用紅外測溫儀測試了筆記本C面溫度,可以看到,在室溫25℃的情況下,筆記本最高溫度僅有45.6℃,最高溫度主要集中在兩個轉軸接近出風口的位置,而鍵盤上的溫度僅有31~33℃,掌托溫度更底,已經非常接近室溫了,說明掠奪者戰斧300的散熱效率相當之高。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雙烤測試我采用了渦輪模式,因為有實體按鍵,開啟是非常方便的。不過這個模式帶來極高的風通量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大的噪聲。可以看到開啟該模式之后,噪聲值沖到至70dB以上,這樣的噪聲下,是很影響使用者和周邊其他人的。

    流暢駕馭3A大作

    游戲測試我們選擇了數個非常有代表性的3A大作,前三個在1080p畫質下,后兩個在2K畫質下測試,有DLSS和光線追蹤的都盡量開啟。可以看到,掠奪者戰斧300的游戲實測結果相當不錯,即使開啟光線追蹤,像《極限競速:地平線5》這樣的游戲也能跑出76fps,完全滿足賽車游戲的流暢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掠奪者戰斧300的165Hz高刷屏支持G-SYNC防撕裂技術,所以游戲幀率那怕超過屏幕刷新率,也不會有畫面撕裂的情況出現。

    功能全面的PredatorSense控制平臺

    測試前,我建議打開掠奪者戰斧300內置的PredatorSense控制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可以顯示CPU、GPU和系統狀態,而且可以調節背光、設置游戲同步、應用程序控制。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在在軟件中選擇四種散熱模式和風扇轉速。在實際測試中渦輪(Turbo)模式和普通模式間性能差個百分之十幾都是很正常的。

    EF點評

    掠奪者戰斧300是Acer當季首推的12代酷睿游戲本,可以看到i7-12700H+RTX3060的硬件組合在強大的散熱性能支持下,整機功率達了180W,這是相當出色的表現。另外新機在設計上進一步進行改進,比如抬升屏幕、加入窄邊框設計、改進出音孔等,極大提升了使用上的舒適性。

    責任編輯:Rex_08

    關鍵詞: Acer
    推薦閱讀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免费看成年视频网页,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 
    <pre id="ks4iu"></pre>
  • <bdo id="ks4iu"><del id="ks4iu"></del></bdo>
    <input id="ks4iu"><em id="ks4iu"></em></input>
    
    
  • <center id="ks4iu"><cite id="ks4iu"></cite></center>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视频免费在线| 一级大黄美女免费播放| 国产主播在线看|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heisiav1|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www免费观看 | 中国一级全黄的免费观看| 美女胸又大又www又黄的网站 |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灰色的乐园未增删樱花有翻译| 在公车上被一个接一个|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最好免费观看韩国+日本| 日本一区免费电影| 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风流女护土一级毛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月夜直播手机免费视频高清 |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日韩黄色免费观看| 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四虎| gay精牛cum| 欧美午夜艳片欧美精品| 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