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技日益發達,一部手機基本上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也出現了許多“低頭族”人群,大人都如此沉迷手機,更何況自制力不如大人的小孩。
暑假來臨,學生們都放假了,正好小表弟在家,所以小姨夫就讓我去他家做客。進門的時候,小姨和小姨夫很熱情的歡迎我,唯獨不見小表弟,進來后才看見在吧臺后面的沙發上,小姨夫讓喊人,也目不轉機地盯著手機,靠近一看原來在玩手機游戲,怪不得沒空搭理我。
快到午飯時間,小姨夫提前通知小表弟等會要吃飯,小表弟回了句:“馬上就好,快結束了。”但是等到吃飯時間,小表弟還是沒動靜,小姨夫沒辦法,只得向小表弟發火,小表弟這才有所收斂,噘著嘴過來吃飯,全程零互動。
(資料圖)
手機仿佛有一種魔力,將許多孩子深深迷住,連正常的作息都可以放棄。關于孩子沉迷手機游戲而引發事故的報道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從小當孩子向你說:“爸爸,我能玩一會手機嗎?”這個時候,你不同的做法直接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走向。
1、為了省心,直接把手機給孩子玩,也不限定時間。
“老公,這周末公司要加班,寶寶就要你在家照顧啦!”東東媽媽說道,東東爸爸臉上露出一臉無奈,媽媽臨出門之前,還特意向爸爸比了加油的姿勢。接下來爸爸帶娃的過程或許也是很多寶爸都會做的,東東見媽媽走了,便向爸爸提出玩手機的請求,爸爸正愁沒招,何樂而不為,還能省心,就這樣父子兩一整天都是和手機度過。
為了省心,直接將手機給孩子,沒有節制的做法最不可取,直接的影響是妨礙大腦發育。手機的各種輻射也會影響身體發育,引起視力下降等,間接還會致使孩子性格缺失、沉迷游戲,不愛與人交流,心智不成熟,導致成績下滑等,采取這種做法的家長一定要重視。
2、答應孩子玩一會兒,有規定時間,并嚴格執行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丁丁爸爸平時算是一個自律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嚴格要求丁丁。周末休息時間,被克制了一星期的丁丁迫不及待的向爸爸提出玩手機的想法,爸爸答應了,但是也規定了時間。到了設置的時間,爸爸便立馬收回手機,習以為常的丁丁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這種做法相比第一種上升了一個層級,但依舊是治標不治本。雖然控制住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但是長期的壓迫也會使得孩子在解放時一發不可收拾,在做其他事情時無法專注,比如寫作業、看書很容易走神,腦子里都是手機游戲帶來的意猶未盡。
3、引導孩子玩其他親子游戲,或者去室外運動。
康康爸爸在對付孩子玩手機時的做法就比較新奇,當康康小的時候如果想玩手機,爸爸首先會轉移康康的注意力,親自陪他玩一些益智類游戲。等長大一點,周末便會也會不定時帶康康參加親子游戲、戶外運動,就這樣在爸爸的有意栽培下,康康的興趣愛好變得很廣泛,也不需要再靠手機來度過休息的時間。
孩子喜歡玩手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里面能夠獲得被愛、安全感、成就感等心理需求。目前很多家長自己都很依賴手機,無法真正地做到陪伴孩子,更別說擠出時間陪孩子參加興趣班或者戶外體驗,如果孩子生活很充實,他也就無暇顧及玩手機。
康康爸爸的做法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孩子喜歡玩手機的毛病,最明智了,因為興趣愛好的培養有利于孩子獲得自我滿足感,能夠全身心投入自身的興趣中。其中父母還需要克服自己在教育上的懶惰心理,手機無法代替父母給孩子的關懷,父母也要改變自身沉迷手機的習慣,做到表率作用,讓孩子在手機之外找到別的有益身心的樂趣,才是脫離手機的關鍵。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平時又是如何應對孩子沉迷玩手機的?以及還有哪些妙招,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