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冷干機的使用者,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考慮冷凝方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傳熱強度:換熱的效率
2. 結構:占地面積
3. 操作便捷度:人力成本
4. 適用范圍:適應的地域
5. 性價比
一、傳熱強度:水冷更高效
水的比熱容量是4.2×103焦/千克·攝氏度,在常見的固體和液體中是最大的。
比熱容量既是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溫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此外,在溫度接近40℃的夏季,水冷大多能夠保持在32℃的溫度,而風冷則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
因此水冷的傳熱強度高于風冷,在夏季也不容易高壓跳機。
二、結構:水冷更緊湊
在冷干機行業中
水冷式冷凝器常用種類:管殼式和板換式
管殼式
板換式
風冷式冷凝器常用種類:翅片(肋片)管式
翅片(肋片)管式
由于水冷的管殼式冷凝器可以采用臥式設計,而板換式的結構設計比管殼式還要緊湊,所以水冷式冷凝器的占地面積會比帶有風機需要大量換熱面積的風冷式冷凝器小的多。
因此,中大型冷干機考慮到占地面積和效率的情況,往往會優先選擇水冷式。
三、操作便捷度:風冷更便捷
水冷式冷凝器雖然設計更緊湊,但是由于其內部銅管內走的是冷卻水,所以對水質要求很高,水質低就會生成水垢,降低傳熱效果,清理起來也費時費力。
風冷式冷凝器因其管內走的是制冷劑,便不會有這方面顧慮,只需定期清理翅片上的灰塵即可。
另外,水冷的裝配難度和復雜程度要遠遠超過風冷。
四、適用范圍:水冷需要有冷卻水系統和軟化水;風冷對環境要求高
水冷需要工廠提前設置復雜的水路系統、供水系統。
風冷只需滿足環境溫度即可,但對于空氣污濁,有沙塵氣候的地區也不太適應。
“性價比”
綜合以上條件,決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擁有冷卻水系統。
滿足環境條件的前提下,小型冷干機選擇風冷既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又能節約成本。
而在擁有冷卻水系統且需要中大型(大約超過25立方)冷干機的情況下,水冷的性價比更高。
如果既沒有冷卻水系統,又需要中大型冷干機,那么也只能購買同流量下價格更高的風冷式冷干機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