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機械硬盤這玩意,很多時候我們感覺都挺雞肋的。在SSD大幅降價的當下,機械硬盤在價格上的優勢已經不多了,但性能又遠遠達不到SSD的水準。很多用戶過去購買機械硬盤,可能就圖一個容量了,畢竟機械硬盤可以輕松做到10TB以上的大容量,即使性能不夠,但是當個存儲盤還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在目前的應用環境下,機械硬盤拿來做存儲盤的場景越來越少,這使得機械硬盤這一產品在市場上的出貨量暴跌,眼看著被SSD徹底淘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
從最新的一季度統計來看,在第二季度機械硬盤出貨量一共為4500萬塊,看起來這個數字似乎不算小,但是和十年前相比已經是天差地遠。在十年前單個季度機械硬盤的出貨量可以達到1.62億部,也就是說比現在高出三倍還多。而再來看SSD的出貨量,在第二季度高達9960萬塊,是機械硬盤的一倍還多,不考慮容量的話,我們幾乎就可以下結論:機械硬盤已經不再是裝機升級的主流選擇了。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消費市場實際上SSD早就已經崛起,機械硬盤的銷量一直都在降。特別是筆記本市場部分,機械硬盤可以說徹底被淘汰。在2.5英寸的硬盤部分,機械硬盤幾個季度的累積出貨量只有1100萬部,無論是用戶還是廠商,都愿意在筆記本上采用SSD,不但成本更低,也能讓筆記本的重量得到減少,更重要的是筆記本用戶對容量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大,而SSD還有性能上的巨大優勢。
當然機械硬盤依然可以擁有容量上的優勢,畢竟現在大容量的前提下,機械硬盤還是要比SSD便宜得多。不過當下的應用環境下,用戶對大容量的需求并不大,而無論是個人娛樂、實際工作,機械硬盤都顯示出自己笨拙落后的技術特性,這才是用戶和廠商將其拋棄的主要因素。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機械硬盤實際上已經落伍了。
此外,在過去機械硬盤也多用在純商業環境下,但企業對高性能PC的要求越來越大,特別是云服務需求增多,廠商對于硬盤在速度和相應部分的要求都非常高,而機械硬盤顯然達不到廠商的要求。所以近年來,無論是作為服務器還是其他商業環境使用,機械硬盤在商業市場的增長其實可以說是停滯的,大多數廠商都選擇了SSD。
現在看來由于閃存的價格持續走低,SSD未來還會繼續降價,這對機械硬盤來說基本算沒什么活路了。在一些普通用戶的眼里,或許機械硬盤還能作為存儲盤使用,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時候我們使用的都是移動產品,手機才是我們主力使用設備。所以大量存儲的任務其實不是交給PC上的機械硬盤,而是放在各種云盤中,可以隨時查看。試想一下,當小姐姐們都放在云盤上,可以隨時在手機上觀看的時候,那么機械硬盤又有什么用了呢?我們想來想去,可能NAS才是機械硬盤目前唯一的歸宿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