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熟悉智能手機的朋友都知道,現在高端旗艦手機的競爭,其實并不是性能的較量,更多是影像的競爭,頂級影像旗艦那必須是搭載一英寸的大底傳感器,而小米13 Ultra發布之后,雷軍提出了“拋棄計算攝影,倡導回歸光學本身”。這款小米年度旗艦確實是亮點頗多,全焦段徠卡光學四攝,一英寸可變光圈,2K專業超色準屏幕等,賣點十足。
在戰略的選擇上,小米和徠卡的合作,雙方是互贏,徠卡讓小米影像的畫質表現以及小米對人文影像的理解都有了質的提升,過度依靠計算攝影,會讓手機攝影有明顯的“數碼味”,而攝影最本源的光學才是更重要的,人像影像也是小米正在探索的新風格路線。
移動影像其實是一項極其復雜且精密的工程,雷軍在發布會上也說了“小米與徠卡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并非簡單的冠名”,雙方共有超過3000多位工程師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項目研發,而且據悉是徠卡主動找到小米尋求合作,雙方針對于光學工程、成像、圖像處理等手機影像全鏈路的深入聯合研發。
而小米13 Ultra在影像方面的創新,也是遙遙領先,首度實現了徠卡光學小型化的突破,雙方共同設計、開發了移動影像領域的“Summicron鏡頭”。小米對于光學鏡頭進行重新設計,比如光學鏡片的架構,同時采用了高階偶次多項式的鏡片設計,每一片鏡片的擬合度都達到了納米級別。最為夸張的是在一英寸相機模組上,加入了一個可變光圈馬達,這也是業界無人區的探索。
小米此次的影像可謂是行業的革新,手機影像突飛猛進,各廠商在影像上可謂是不遺余力,從大底、鏡頭設計、鍍膜,到多主攝、變焦、防抖等,但實際上還是更偏計算攝影,通過大量的算法和ISP芯片,就比如“拍月亮”,大家也都知道手機拍月亮不大可能。但只有計算攝影遠遠不夠,還需要有足夠的光學素質支撐,一味依賴計算成像,與人們真實的視覺感知相去甚遠。
小米13 Ultra的“街拍模式”就充分展現了小米在光學上的探索,街拍場景是對光學能力的終極考驗,你需要去平衡拍攝速度與畫質,小米13 Ultra一英寸的大底傳感器提供了基礎能力,兩個可變光圈,大光圈景深更淺,可以虛化背景;小光圈可以獲得更大的景深,能夠在0.8秒時間啟動,完成拍攝。
小米一直都在沖擊高端市場的路上,小米12S Ultra、小米MIX Fold2以及小米13系列,這三款高端旗艦在電商平臺的用戶好評率均超過98%,而且更值得注意到的是小米的思路也發生改變,從之前的性能領先到現在的體驗領先,而影像作為長賽道,是提升手機體驗的關鍵一步,也是小米沖擊高端的一個支點。
小米13系列發布后,小米連續七周在國內4000-6000價位段的安卓市場中銷量第一,價格也非常穩定,而小米13 Ultra可謂是開啟小米影像戰略升級的第二章,移動影像的成人禮,整體來說小米的高端之路越來越清晰,小米13Ultra的發布,對小米高端的正循環是一次關鍵的助推加速。
當然,我也好奇一問,在選擇國產影像旗艦機的時候,大家會考慮小米13 Ultra嗎?你們認為小米13 Ultra是不是代表國產影像的巔峰之作,歡迎在評論區留下答案吧。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