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多模態人工智能大模型、超低功耗處理器芯片、離子阱量子計算機……5月27日,“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中關村專場路演活動”在2023中關村論壇上成功舉辦。活動共邀請到118個高質量科技成果項目團隊參加,其中,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項目占比達三分之二。
本次路演項目緊密圍繞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發動機”產業的技術創新需求,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領域的項目數量占比分別為40%、25%、20%。針對項目所屬的不同技術領域,活動專門設置了專業領域會場、特色園區專場,針對項目轉化需求個性化匹配專業投資機構、服務機構,提高轉化對接成功率,并前置匹配產業園區專業服務資源。
今年,ChatGPT的爆火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迅速升溫。活動中,中科院自動化所帶來的全球首個多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早在2019年就啟動了研發。該所“紫東太初”大模型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金橋介紹,與大語言模型不同,“紫東太初”整合發展語言、視覺、聽覺等多模態理解能力,能讓大模型更好地理解世界。
“我們期待與北京布局的智算中心實現更多合作,讓大模型成為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智能底座,更好地賦能未來發展。”王金橋說。
北京中科芯蕊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超低功耗處理芯片正在推進產業化。“路演是個交流的平臺,不僅能把我們的產品介紹給更多人,在技術研發領域也能實現跨領域交流。”該公司總經理胡曉宇說,技術創新離不開多領域的交融和發展,在交流過程中,能涌現出更多的技術應用場景。
“作為投資機構,我們期待有機會能參與到這些優秀技術的商業化過程。”騰飛天使(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桂曙光表示,科研團隊在實現技術飛躍后,還要經歷技術的熟化,找到合作企業和適合的落地應用場景,需要投資機構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搭建橋梁,提供金融支持。高質量的路演活動,能大幅提升雙方對接效率,有利于未來推動深度合作。
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自2022年以來已舉辦17場。后續,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等機構將持續做好跟蹤服務,推動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轉化。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交流協作平臺,推動科技資源全鏈條融通聯動,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釋放首都創新發展新動能。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蘇雅
流程編輯:u028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