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道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月20日報道,歐盟委員蒂埃里·布雷東希望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停止拖延時間,盡快將中國設備從它們的5G電信網絡中移除。對此,歐洲電信業和華為正在反擊。
報道稱,布雷東在6月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援引歐盟要求成員國評估“高風險供應商”的指導方針表示:“迄今為止,只有10個國家限制或排除高風險供應商。這太慢了,這種做法構成重大安全風險,使歐盟的集體安全暴露于危險之中。”
【資料圖】
德國電信公司迅速駁斥了有關中國華為公司建造的移動網絡可能被遠程更改、造成破壞或竊取數據的說法。在6月16日發給德國“魔像”科技網站的一份聲明中,這家德國電信運營商的發言人表示:“未經過全面功能和安全性測試的實時系統不能引入任何(軟件)更新?!?/p>
據媒體報道,德國電信公司高管斯特凡·布羅斯齊奧說:“這些網絡管理系統位于一個高度安全的網絡中,該網絡與互聯網和公司辦公通信網絡完全分離。只有少數經過嚴格安全審查的員工才有權訪問該網絡。生產商(即華為)不可能發起遠程攻擊。”
與此同時,奧地利首席電信監管官員克勞斯·施泰因毛爾對奧地利新聞社說,他“沒有看到華為帶來危險”,還說“我沒聽說過一例”問題。
盡管如此,歐盟委員會仍計劃移除其辦公室中的華為和中興設備,并建議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也這樣做。但它無權命令個別國家政府將特定的供應商排除在電信基礎設施之外。
德國《商報》6月19日報道,目前由親美的綠黨把持的德國外交部“主張對中國電信公司采取強硬政策”。
在德國聯合政府中由社會民主黨主導的德國內政部尚未表態。德國《商報》補充說,“內政部長的一名發言人未說明歐盟委員會對華為和中興的立場可能在德國政策中發揮多大作用”。
在華盛頓的壓力下,德國電信監管機構幾年前開始評估華為建造的系統的安全性。內政部說,評估仍在“進行中”。
據報道,移除中國的5G設備對歐洲的移動電信服務來說將是昂貴和極具破壞性的,預計總成本將達數百億歐元。
華為正積極參與“地平線歐洲”計劃和其他歐盟研究項目。據報道,這些項目涉及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和量子傳感等諸多技術。
華為否認了歐盟委員會的指控。這家總部設在深圳的公司近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公開點名某一實體為‘高風險供應商’是違反自由貿易原則的?!?/p>
華為邀請客戶和測試機構到位于布魯塞爾的華為網絡安全透明中心,根據行業公認的網絡安全標準和最佳實踐進行公平、客觀和獨立的安全測試和驗證。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