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買新不買舊」。
確實,智能手機、電腦等產品,每一代更新基本都會帶來一些新的變化,至少性能上會有所提升,吸引用戶購買新款產品。但有一部分用戶,對新款智能手機無欲無求,或是只鐘愛某款產品,遲遲不愿更新換代。
(資料圖)
這些消費者,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手機釘子戶」。
不久前,小雷曾和各位朋友分享了iOS 17的最新動態,在文章中提到了無法更新至新系統的機型,不少朋友也在評論區分享了自己正在使用的舊款機型,例如一代經典小米6、游戲神器iPhone 8 Plus等。要看這篇文章和討論,可到小雷公眾號(ID:leitech)后臺回復“釘子戶”獲得原文。
(圖源:雷科技)
當然,拋開不可抗力因素,這些用戶獨愛經典機型,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iPhone 8 Plus,非劉海屏幕、LCD顯示材料、A11仿生芯片,對于有長時間玩移動游戲的用戶來說,是絕佳的「上分神器」。網絡熱議的這些「釘子戶」們,獨寵舊款機型的原因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就是一點:順手。
超長使用壽命,這些手機到底強在哪?
在我們生活中,一件物品是否耐用,與它本身的用料、做工和工藝有關。
但數碼產品,除去這些肉眼可見的判定標準之外,還有更多客觀因素存在。
2021年,「手機釘子戶」話題沖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表示,在性能均衡的情況下,一臺手機用五年完全沒有問題。網友們甚至曬出了正在使用的手機,像是iPhone 6S、小米6、華為Mate 10 Pro等機型,紛紛在列。
事實上,這些機型的共同點也相當明顯——性能強悍。
(圖源:Apple)
以iPhone 6S為例,這臺手機上市于2015年,擁有4.7英寸LCD視網膜屏幕,搭載了A9處理器。iPhone 6S「歷久彌堅」的核心原因正是來自這顆A9處理器。性能表現上,A9對比A8單核性能提升約20%,而多核性能提升70%,圖形性能部分則是暴漲了90%,內存從LPDDR3更新至LPDDR4。
性能足夠,加上蘋果幾代不變的造型設計,讓這款機型始終沒有處于落后的境地。況且,iPhone 6S支持到iOS 15,對比原生系統版本跨越了6個大版本。可以說,不俗的配置加上長期的系統維護,使其使用壽命獲得了延長。
相反,小米6的情況要更加極端一些。
小米6發布于2017年,搭載了當年最先進的旗艦級處理器高通驍龍835,輔以LPDDR4X、18W快充和指紋識別。作為小米手機進入到「異形屏」時代的最后一臺數字系列機型,其圓潤的造型和纖薄的手感,深受用戶喜愛。
(圖源:小米官網)
但Android陣營的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從2018年開始,旗艦機型的造型設計、顯示效果和性能表現都有了質的變化,從實際體驗上來看,小米6自發售的第二年,就已經明顯落后于時代。但小米6也有自身的「優勢」之處,例如LCD顯示屏、保持更新的MIUI、位于正面的指紋識別等。
不得不說,「手機釘子戶」鐘愛有加的機型,基本上都是在當代表現最為優秀的幾款機型之一,突出的性能表現、幾乎沒什么短板的造型設計,外加長久的系統維護,導致大部分用戶都離不開「舒適圈」。
廠商努力維護,慣壞「釘子戶」?
智能手機是多維度體驗的產品,性能、設計或是功能豐富程度,只能說是提供了良好的使用基礎,要想提升其使用壽命,光靠某個部分的表現突出還是不行的。
為了研究多方面因素對這些「釘子戶」手機的影響,小雷從評論區、社交平臺中搜羅了熱門機型,綜合探討一下它們「壽命過長」的核心原因。
(圖源:雷科技)
據調查,目前iPhone 6S憑借8年的超長使用壽命,問鼎「手機釘子戶」排行榜第一名,最新支持的系統版本為iOS 15。當然,不少網友表示自己還在使用iPhone 5S,但實際上,iPhone 5S可升級最高的系統版本為iOS 12,而像是微信這類常用的App,已經需要iOS 13及以上的設備才能使用。
Android陣營方面,小米6、OPPO Find X2 Pro都擁有比較全面的系統更新維護,前者甚至可以更新到2020年推出的MIUI 12,安全性、實用性方面得到官方的支持。不過,Android設備最大的特點在于系統足夠開放,假如你動手能力強,甚至可以將這臺2017年發售的小米6更新到MIUI 14。
(圖源:MIUI)
相對來說,華為的上榜機型則是更具代表性。和小米、OPPO不同,發售于2016年的華為Mate 9,在經歷數個EMUI迭代后,仍能支持更新到HarmonyOS。不僅如此,Mate 9還能更新到最新的HarmonyOS 3,讓這臺「服役」已有7年的手機,重新煥發活力。
不得不說,廠商的系統維護,確實能夠提升部分機型的使用壽命,就像部分品牌對老機型的系統更新支持不全面,自然就不會有太多「釘子戶」存在。
除了系統更新與維護之外,手機的顯示屏也會影響「釘子戶」的使用壽命,比如采用了LCD材質的iPhone 6S、小米6和華為Mate 9這類機型,即便使用年限較長,也不會出現太明顯的問題。相反,三星初期配備AMOLED材質的機型,往往就沒辦法被「釘子戶」們看上。
「釘子戶」又如何?用著舒服就行了
在剛剛過去的618年中大促,智能手機品類的戰報并未像往年一般激烈,這是一個新的信號,「消費降級」時代已經到來。
回顧過去兩年發布的智能手機,無論是創新還是性能表現,都并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水漲船高的售價,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與其盲目追求所謂的新潮電子產品,倒不如重視自己的實際體驗,忘卻那些被營銷創造出來的「假需求」。
去年,小雷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認識了一位數碼愛好者,恰巧,他是一名電子產品的「極簡主義者」。我們面交了一臺Redmi K40,他告訴我,他用不習慣這樣的手機,我很疑惑,但沒有追問。在確認收貨的時候,我看一眼,發現他還在使用2017年發布的小米6。
出于好奇心,我問他為什么不喜歡這臺性能更強的Redmi K40,無論怎么看,它都是一臺不錯的中端機。他跟我解釋了很多,例如不喜歡挖孔屏、不喜歡巨大的屏幕、對高刷新率沒什么感覺,不玩游戲的話,幾乎看不出兩款機型的差別。
“我買過好幾臺小米,但還是小米6用著挺舒服”,他說。
(圖源:雷科技)
面交完成后,我和他偶爾通過聊天軟件交流,他經常給我分享一些新機動態,就像Redmi Note 12 Turbo,他承認確實為其心動過。每次,我都會勸他換一臺新機,沒必要委屈自己。但「委屈」這個詞,是我強加給他的,在他的角度看,使用小米6樂在其中。
他告訴我,小米6握在手里的感覺非常好,很圓潤,尤其是陶瓷版,那種溫潤如玉的感覺,讓你忘記了它是臺數碼產品。“現在小屏手機已經不多了,陶瓷后蓋,更是沒有”,惋惜的語氣揉雜在文字中,情感真實。他加了很多小米6的交流群,每天都和群友聊天吹水,互相分享好用的工具。
我「偷溜」進他的交流群,五花八門的工具讓我傻眼。移植「徠卡相機」、超頻工具以及各類刷機包,甚至還有電池擴容和自助更換后蓋的教程。看得出來,他們真的是真的熱愛。
他說,他的生活沒那么復雜,上班、下班,打游戲用電腦,影音娛樂靠平板電腦,手機對他來說只是一件生活必需的工具。“能聯系,能掃碼就行”。
確實,用著舒服,自己喜歡,何必在意什么「釘子戶」呢?
寫在最后
「手機釘子戶」是一群不追求新潮數碼產品,對極致性能表現沒有需求,只在乎個人使用體驗的人群,但頭疼的卻是手機廠商們。
4月19日,小米公司CEO雷軍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條動態,內容是「現在還有人在用小米6嗎?推薦升級到小米13」。不難看出,廠商們確實對「釘子戶」十分頭疼。小米13是當今市場中罕見的「小屏手機」,從產品策略來看,小米想要通過這款機型讓小米6用戶更新換代。
(圖源:微博)
盡管小米13的銷量不錯,但這個策略并不算很成功。雷軍也親自承認,小米14將放棄「小屏」策略。
同樣地,蘋果公司也因iPhone 6S「降頻門」陷入輿論爭議,即便自iPhone 11系列開始,蘋果就主導了整個智能手機高端市場。
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或許是新機型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又或者是對手持的舊款機型愛不釋手,無論何種原因,都是很難被推倒的。當然,在追求個性的時代里,選擇何種方式生活,都值得尊重,不喜歡、不追求新鮮電子產品,又有什么問題呢?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