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聯想為湖州市中心醫院構建的慢病數字化管理新路徑亮相,該系統為居民隨時提供在線慢病管理服務。經過前期數據采集,目前已從200萬份門診數據和8萬份住院數據中精準篩選出7萬多名慢病患者,涉及12大類慢病,為醫療行業通過智能化轉型推動慢病管理提供了借鑒意義。
據介紹,自2018年開始,湖州市把高血壓、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12種疾病,納入慢病病種門診管理范圍。然而,由于患者人群眾多醫護資源卻有限、數據采集不精確、病情監管難的制約,造成以往的慢病數據不夠全面,給慢病的科研和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湖州市中心醫院率先與聯想聯手,打造了慢病專業智能“管家”。 在一份慢病數據庫中,如今,湖州市中心醫院的醫生可以看到轄區內慢病患者的精準畫像:住院患者占比29%,門診患者占比71%,高風險慢病人數近1萬人。接下來,這份數據庫中60歲以下慢病患者的數據返回到基層,完善居民健康檔案,同時,湖州市中心醫院也將易心梗、卒中等高危人群納入泛血管中心篩查,做好高危疾病的預防工作。
從“手工上報”到“主動抓取”,湖州市中心醫院用算力“算”出了診斷速度和準確性,也為自身算出了諸多實際效益。首先,通過保健集團“1+7”方式的慢病管理運營,將患者的健康管理起來,并逐漸擴展到腫瘤患者與亞健康患者管理,從增值服務中獲益;其次,通過長期的慢病管理工作,整合全域大健康數據,突破科研瓶頸之一的數據瓶頸,從而提高醫院科研能力;最后,增添了醫院品牌效應,使其成為一個醫療行業的“慢病管理樣板項目”。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田野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