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家電之王」,電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絕對是No.1,畢竟誰沒有一段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電視劇的經歷呢?但隨著智能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一系列智能終端的普及,電視的需求和使用時長明顯下滑。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追蹤》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達到1711.5萬臺,較2022年同期微降0.5%。其中Q1、Q2出貨量分別微降0.6%和0.4%。
(圖片來源:洛圖科技)
(資料圖片)
顯然,如今的電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不如當年,尤其是年輕一輩消費者,早已把電視當成是客廳的裝飾品,日常生活很少打開,更別說坐在沙發上看一晚上電視了。
但電視廠商們也并不會「坐以待斃」,反而在這個需求日漸下滑的當下,拿出了更多具有誠意和娛樂屬性的電視,再加以親民的價格或許很快就能讓國內電視市場重回增長階段。接下來就由雷科技(ID:leitech)為你帶來電視2023年上半年的行業大盤點,讓我們一同探討,中國電視市場的未來是否是一片光明?
參數不斷提升,體驗越來越好?
在早期,消費者對電視的要求并不高,無非就是結實耐用、畫面清晰就行,這也導致早期消費者更換電視的需求和欲望并不高。但開頭也曾提到,智能終端的普及豐富了用戶的娛樂生活,看電視也不再是消費者唯一獲取外界信息和豐富精神生活的選擇。
于是乎電視廠商們開始在電視娛樂多樣性上下功夫,最典型的莫過于加入了更智能的操作系統,讓電視的使用場景豐富了不少,除了最簡單的看電視外,視頻健身、大屏游戲、視頻通話等手機上才擁有的功能逐漸被搬到電視上,而且電視擁有大屏的優勢,觀看體驗肯定是優于手機平板。基于互聯網的特點,像華為、海信、TCL等電視都能和家中的各種智能設備實現互聯,用戶可以將這些移動設備上的音樂、視頻、圖像等投送到大屏電視機上來。
(圖片來源:三星官方)
以三星新品QN85Z為例,它搭載的是全新的Tizen系統, 在生態方面擁有300多款應用可供消費者選擇,搭配性能不錯的處理芯片,在操作上也是相當之流暢。當然,它也支持三星智家互聯,用戶可輕松通過AI語音輕松喚醒各種第三方智能物件,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家中的智能中樞。
可以說電視場景化趨勢,將是未來電視行業發展的重頭戲,主要在于智能家居時代的來臨,電視作為客廳里的大屏擔當,各個應用場景都離不開電視。
當然,不管擁有多少新鮮的功能,畫質依舊是電視最核心的參數。如今隨著技術方面的逐漸完善以及產業鏈技術的下放,市面上的液晶電視基本都配備了一塊真4K分辨率的屏幕,哪怕是在一千到兩千元價位檔,也有不少搭載真4K面板的高性價比電視。
(圖片來源:京東)
但想要擁有更好的畫面效果和觀看體驗,僅憑4K分辨率肯定是不夠的,為此廠商們也拿出更多能夠有效提升畫質的技術。小雷簡單總結為三點:
第一自然是更高的亮度,如今市面上主流的電視亮度基本都在200-300nits,400nits的電視少之又少。低亮度所帶來的問題也很明顯,在陽光比較充足的白天,電視很容易出現反光的情況,這時哪怕你的電視色彩再好,畫質再高也會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京東)
為此廠商們將各種新技術帶到市場上,最典型的莫過于OLED電視的普及,OLED作為自發光顯示技術,不僅擁有與生俱來的畫質優勢,響應時間、可視角度等方面也有過人之處,而在這方面三星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相比傳統的普通電視,三星的OLED電視結合了OLED面板的優點以及三星自研的色彩算法,能吸收不同光線并轉換為更出色的色彩,畫面純度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圖片來源:三星官方)
此外三星OLED電視還是市面上為數不多擁有AI影像增強技術的電視,借助這項技術三星OLED電視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把電視上的畫面以更高清、更真實、更精準地還原出來。甚至還能模擬人眼的景深感,帶來極具新意的“裸眼偽3D”體驗。
除了OLED,三星的Mini LED技術也是業界頂尖,Mini相比傳統LED背光能實現非常多的背光分區,能夠實現精準的區域發光調節,并且擁有更好的透光均勻度、較高的對比度和更多明暗細節,提升顯示效果。能最大化的提升這些電視產品的畫質表現,填補電視領域由低端液晶向高端的過渡期。
(圖片來源:三星官方)
毫不夸張地說,Mini LED背光技術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的Mini LED電視的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實現了翻倍增長。專業人士預計在2023年仍有高達95%以上的電視采用LCD技術,雖說其中大部分采用的都是較為廉價且普通的面板,但Mini LED的出現可以為LCD電視提供更多選擇。
此外還有一點,如今電視的尺寸越來越大,根據奧維睿沃的數據表明,65寸以上的電視占有率已經達到了25%左右,75乃至80英寸的電視銷量也在不斷上漲。大屏電視的價格越來越親民,對于消費者來說自然是好事,誰不愿意花同樣的錢買到一臺屏幕更大的電視呢?
而且大屏電視的成本在不斷下降,其利潤空間自然也越來越大,電視廠商們也開始逐漸把研發重心放在大屏上,例如TCL的98英寸電視、三星的120英寸 Mirco LED電視、LG的136英寸Mirco LED電視等等,在大這條路上,電視廠商們從未停下研發的步伐。
除了電視分辨率外,如今電視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技術迭代,那就是變得越來越聰明,隨著小米、樂視以及后來的華為榮耀入局電視賽道,電視的智能性和聯動性逐漸成為消費者選購時關注的重點之一。
(圖片來源:華為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
如今的電視不再是單純的電視,廠商們也在思考怎么重新定義電視的定位,如何從智能手機、平板產品手里去搶用戶時長,或者說與智能手機、平板產品協同,均分用戶時長,這會是未來電視產品破局的一個方向。
但這也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功能越多,消費者的學習門檻就越高,別說對那些老人小孩來說了,哪怕是小雷,在面對功能如此復雜的電視時也會思考該從何下手。因此電視的未來發展一定不能一味地去做加法,盡可能將功能多樣性和人性化結合到一起,才能激起用戶的開機欲望。
內容不是原罪,廣告才是罪魁禍首?
小雷經常會在各種評論區看到這么一些評論“不是我們不想看電視,現在打開電視全是廣告,等90秒的廣告放完了已經沒心思看電視了”。其實這種現象也十分常見,如今市面上的智能電視基本都是通過互聯網來播放視頻,自然也會預裝各種視頻平臺,當消費者在電視上完成會員充值后,電視廠商就能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甚至可以說這個分成遠比電視的利潤要高得多,電視幾乎都是成本價賣給消費者的,其中的隱藏消費才是電視廠商最重要的收益來源之一。
(圖源veer,圖片已獲得授權)
在嘗到這一甜頭后,智能電視內置的視頻平臺越來越多,會員收費種類也越分越細,甚至有的電視廠商還推出平臺會員,即手機上的會員和電視會員不能通用,想用就必須再花錢開通一次。視頻平臺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也先后推出了提高會員費用、限制會員投屏權限等“損招”,多種手段之下使得消費者們越來越心灰意冷,自然也沒有打開電視的欲望了。
前文也曾提到,如今電視的操作難度越來越高,以往電視的遙控器就只有“換臺”、“加減音量”等幾個按鍵,而如此不少電視甚至需要用到兩個以上。盡管有方法能夠將兩個遙控器信號合并成一個,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這個學習門檻未免有些太高。
更讓小雷不解的是,這些遙控器操控體驗也非常差,光標的路徑永遠超乎想象、忽左忽右,按“↓”鍵后以為光標會移動到正下方,但它偏偏跑到左下,遙控體驗極差。不少人經歷過“在屏幕的鍵盤上一個字母一個字母打出劇名”的過程,使用電視的熱情會被消磨大半。
最后則是資源內容方面的缺失,雖說4K和8K電視數量越來越多,但目前的視頻資源來看來看,8K資源內容幾乎沒有,且大多數視頻平臺受限于成本問題,視頻內容往往只支持2K分辨率。
因此,8K分辨率電視雖然是電視發展的必然方向,但在此之前,電視廠商們應該把更多的重點放在跟視頻平臺合作,先讓4K內容普及后再去推廣8K產品,畢竟誰也不想花了萬把塊買回來的8K電視只能看4K的電視劇/電影,那豈不是虧大了。
繼續卷配置仍是上策
正如開頭提到的,電視市場呈小幅度下滑,但整體影響并不大,想要在今年下半年逆轉這種局勢,除了在最重要的配置、價格上做得更好外,如何給予產品獨特的賣點也是重中之重,是智能性?頂級畫質還是頂級音質?小雷不敢下結論,但可以確定的是電視市場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圖片來源:三星官方)
總得來說,電視應該在尊重消費者權益和提升體驗上去花心思,而不是一心盯消費者的錢包并無所不用,那就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只有基于對用戶消費場景的深入洞察,在不斷探索實現新應用與新場景的基礎上,持之以恒地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通過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用技術和創新來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隨著下半年的到來,小雷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發力,或許屬于電視市場的新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