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通、徐州等地之后,江蘇又一地出臺了樓市新政,調控目標主要是針對新盤降價行為進行限制。記者了解到,鎮江揚中建筑房地產業商會近日發布倡議書,內容包括新開盤的房源不低于備案價85%銷售,在售樓盤同一樓層、同一戶型的成交價不低于上季度成交均價的95%。頻頻降溫的市場背景下,新政釋放什么信號?今年年底前的樓市走勢如何?記者進行了采訪。
倡導“不惡意降價、不攀比降價”
在這份《倡議書》中,當地的建筑房地產業商會倡導房企“科學合理制定商品住房‘一房一價’備案價格及銷售價格,帶頭做到不惡意降價、攀比降價,不惡意炒作、虛假宣傳”,同時,倡導所有項目不得超出備案價格對外銷售。與此同時,在降價促銷時,針對在售項目的商品住宅,同一樓層、同一戶型成交價不低于上季度成交均價的95%;新開盤項目的商品住宅,則不低于備案價格的85%進行銷售,也就是最大降幅為15%。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倡議書》中還明確了“罰則”:如果違反的話,倡導房企“自愿接受相關部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聯合懲戒措施”——包括限制或暫停商品房網簽備案,扣除企業信用分;提高重點監管資金額度,直至全部資金;重新確定備案價格,一律取消后期調價,并不得提高后續預售批次的備案價格;情節惡劣,嚴重破壞全市房地產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取消所有批次預售改為現房銷售。
樓市新政劍指“低價傾銷”
在此之前,江蘇已有多地出臺了樓市新政,毫無例外的是都將矛頭指向了“低價傾銷”。今年8月底,無錫江陰住建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若干事項的通知》,嚴禁低價(如低于成本價、變相降價等)傾銷、打價格戰,堅決杜絕惡性競爭、降標降質、逾期交付等違規違法行為,如有違反的話,房企將被取消所有批次預售改為現房銷售。
今年國慶節期間,徐州兩個縣區同時叫停2家樓盤存在的工抵房降價銷售行為,原因是房價直接從7000余元/㎡降至5000余元/㎡,降幅超過20%;隨后,南通海門針對一家樓盤的價格備案答復時稱,“為穩定商品房價格,降幅超過8%時必須重新備案,重新備案間隔周期不少于6個月”。
國內近20城出臺“降價限制”
其實不僅是在江蘇,國內已有近20個城市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出臺了“降價限制”,如8月初的湖南岳陽要求新房的實際成交價不得低于備案價85%,這是今年首個出臺“降價限制”的城市;隨后,張家口、鄂州、孝感、新沂也發布了限制房價下跌的新政以穩定樓市。多數城市的新政要求房價調整幅度不得超過10%-15%,若達到這一標準均需重新備案。
市場人士表示,雖然政府出臺“限價”措施能將房價穩在一定水平,不過在市場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此舉反而令房企無法通過打折促銷快速回籠資金。尤其是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部分地方的樓市供應大于需求,降價促銷的幅度不夠“刺激”則無法吸引買房人。
然而,若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來考慮,“限價措施”的出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房價既不能大漲,更不能大降,對于漲幅過快的處理方式有不少,比如限貸、限售等,而針對“以價換量”的銷售行為,就目前來看,價格限制是地方政府為數不多的手段之一,可以緩減下跌節奏,同時也穩住了買家的市場預期。
至于今年年底前的樓市走勢,業內人士普遍預計“降溫”仍是關鍵詞,盡管信貸政策放松的信號不時釋出,但是樓市整體轉暖仍需時日。從南京第三批集中出讓宅地的市場反應上看,一些房企“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新房銷售難以迅速回款,恐難以在土地市場有所斬獲,底價拿地或小幅溢價將成為主流。(記者 馬祚波)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