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科技7月11日訊 近日,盒馬通過工廠化養蝦基地養殖的“盒田蝦”順利出塘,在上海地區的部分門店開賣。這是盒馬探索數字化、工廠化養殖的第一個項目,也是零售行業中首個運用生物技術自主養殖活鮮的探路者。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是水產養殖行業的新趨勢,盒馬入局并探索成功,對行業來說又是一輪新理念和新技術代表的沖擊,也讓大家看到了農業的未來:好吃、環保、健康、安全,一定是大勢所趨。”一位資深的水產行業人士說。
據介紹,從2019年開始,盒馬花了3年多時間,由一支專業團隊自主研發了三段式工廠化養殖系統,落地上海崇明。該工廠一期投入5000萬元,整體投入資金預計為2億元,整個項目建設完成、投產后,年產量可達近1300噸,年銷售額可超8000萬元。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盒馬自己養的南美白對蝦更安全,全封閉管理,養殖過程不添加抗生素,且全鏈路可控;更環保,循壞水養殖,耗水量是傳統流水養殖模式的1/10;全年恒溫養殖,打破季節和氣溫的影響,可全年穩定供應。
此外,在工廠環境中養出的蝦,個頭比普通蝦更大、吃起來口味更鮮甜、蝦殼更薄、出肉率更高。
據介紹,工廠化養殖改變了傳統農業“看天吃飯”的難題,讓活鮮可以像穩定的工業品一樣穩定生產供應。通過數字化賦能、自動化投入,工廠化養殖的坪效和人效也顯著領先。
與此同時,零售商往上游走控源頭,既可以提升商品的競爭力:穩定的高品質商品供給,更高的利潤空間,更低的食品安全風險;也是對現有傳統養蝦模式的技術升級和革新,為行業輸出解決方案,推動產業升級。
相關負責人表示,等盒馬把工廠化養殖做成之后,計劃做水產養殖方案的輸出,把成熟的方法論分享出去,讓蝦的價格降下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