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所謂無門檻開店,看似是“無本萬利”的賺錢門路,其實是騙人錢財的套路。有心干事創業的人,一定要依法通過正規渠道開店,各類證照資質要齊全,千萬別為了省事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近日,一起涉案金額高達1.4億元的新型網絡詐騙案引發關注。據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披露,涉案團伙以“無門檻開店”為誘餌廣撒網,繼而以輔導開店之名詐騙“輔導費”。說是提供一個“無本萬利”的賺錢門路,其實是騙人錢財的套路。
所謂的“無門檻開店”之所以屢屢得逞,是因為現實中開網店需要一定的門檻。人們想開網店賺錢,但入駐正規平臺開店必須滿足相關條件。從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發布的“招商條件”來看,商家若要入駐,招商分配、采銷審核、提交品牌資質證件、簽訂合同等是必不可少的。
進一步看,不光開店手續上要花點時間,針對不同商家入駐,平臺對其基本資質要求也不同。若是經銷商,需提供營業執照、開戶許可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品牌使用及產品代理授權證明等。如經營手機等產品還需提供3C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證等。
開網店有門檻,是為了維護消費者和商家的權益,實為經營所必需的條件,但對迫切想要開店一展身手的“小白”看來有點苛刻。他們或許不具備相關資質,或許就是本著“躺著賺錢”的心態。尤其是在直播帶貨領域,不少人只是看到了主播商家帶貨的風光,并沒有看到其背后的投入和付出。
一門心思想賺快錢,就容易喪失理性判斷,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不可思議的是,在“無門檻開店”詐騙案中,警方抽樣調查2000多名被害人,僅1人意識到這是詐騙并報警。可見,防騙意識之薄弱。在環環相扣的利誘下,受騙者被對方編織的成功案例蒙騙,錯誤地以為種下搖錢樹,不久就會捧得聚寶盆。殊不知,騙子公司所謂的金牌教師并沒有什么實戰經驗,所謂的成功案例也都是虛構。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無門檻的網店。任何商業產品,免費是策略,收費是必然。沒有哪個商人愿意做賠本的買賣。在市場機制作用下,所謂“免費”“無門檻”的營銷招數,既不符合價格規律,也違背競爭原則,必定不能長久。在該案中,受騙者在網上開設的店鋪最終也多以退店、封店收場,竹籃打水一場空。
此類騙局說新也不新,都是虛構“創業導師”假培訓真騙錢的老套路。看他吹得天花亂墜,用一堆唬人的概念詞匯包裝,結果都是虛頭巴腦的假把式。有心干事創業的人,一定要依法通過正規渠道開店,多聽多學多看多咨詢,拓寬眼界,突破思維局限,各類證照資質必須齊全,千萬別為了省事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