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糖有關的話題沸沸揚揚,整個糖業(yè)帝國一刻也不得閑,紛紛“粉墨登場”上演了一出《甄嬛傳》。
“甄嬛”赤蘚糖醇又中槍,“華妃”糖精已退場,“安陵容”甜菊糖依舊蟄伏,“端妃”木糖醇不溫不火,“純元皇后”白開水燈籠高高掛,“大橘皇上”蔗糖在背后默默注視一切,坐等漁翁之利……這場糖業(yè)界的宮斗大戲,你圍觀了嗎
近日,國外一項研究將赤蘚糖醇與心血管疾病聯系在一起,這個來自自然界的0熱量代糖,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從面世至今,赤蘚糖醇似乎一直處于爭議的中心,妥妥拿了“嬛嬛”的劇本,難以在糖業(yè)這個后宮中只做自己、獨善其身。
(資料圖片)
代糖屆上演甄嬛傳,“大橘”蔗糖暗自開心
把代糖屆移到《甄嬛傳》勾心斗角的后宮中,那皇后一定是“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種熱量低、甜度高的人工甜味劑,市場地位極高,2020年產值就超過了25億美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的無糖產品中采用的甜味劑也以阿斯巴甜為主。就像提到后宮便會瞬間想到皇后般,談及代糖就不能忽視阿斯巴甜的影響力。
“糖精”的故事則和華妃的一生經歷類相似。作為第一批人工甜味劑,它曾被大面積應用,80、90后童年回憶里的“老冰棍”的獨特風味便是糖精帶來的,一時風光堪比華妃協(xié)理六宮,好不風采。但隨著風味更好、更健康的新代糖出現,糖精也如同“華妃”般早早下了線,逐漸離開了大眾的視線。
但這兩種工業(yè)合成代糖在大家日益強調健康的今天顯然已跟不上節(jié)奏,想要完全融入無縫接替糖的角色,只能一起大呼“臣妾做不到”,轉而看向天然代糖。
像“安陵容”一樣在“甄嬛”赤蘚糖醇身邊的是天然代糖甜菊糖,兩者相比較而言它的含糖量較高,主要用于各種食品以及日常中的調味品。木糖醇則是代糖界的“端妃”,沒有突出銷量,但也沒有被市場所遺忘。在《甄嬛傳》中從未出場但也從未缺席的“純元皇后”,肯定是全民公認健康但又索然無味的白開水。正如網友所說,“嘴上說著白開水的好,但身體卻更愛喝甜的”“白開水配不了火鍋,就需要甜的沖沖辣”。
“后妃”代糖們明爭暗斗,“大橘皇上”蔗糖暗暗開心。它注視著一切事態(tài),也暗中時不時推上一手,想著操控整個局勢,畢竟互相牽制,才能更好地不威脅到它的地位與利益。因為,它認為只有它自己才是正統(tǒng)。
旁觀者清,圍觀群眾愛的還是“嬛嬛”
宮斗大劇愈演愈烈,而作為觀眾的消費者看得最清楚:皇上才是后宮混亂的根源。
有網友發(fā)現,“以前代糖不多的時候也沒有那么多說代糖不好的,隨著代糖越來越火,這種聲音越來越多,很難讓人不懷疑背后的真相”。更有網友直言不諱:“你以為是科學發(fā)展探索真相了,可能只是傳統(tǒng)糖廠出手了”“我一直懷疑這種強調代糖有害的消息背后是有推手的”。
對于上文提及的赤蘚糖醇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不少網友更是敏銳發(fā)現幾處漏洞,直言“該研究只是找到了赤蘚糖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但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研究中的因果和關聯性以及拋開劑量談毒性,具有營銷嫌疑”等等。
代糖確實不是第一次“挨批”,前有木糖醇傷消化系統(tǒng),后有甜味欺騙大腦影響代謝。然而人人知道“最是無情帝王家”,傳統(tǒng)制糖業(yè)此前資助科研項目把糖的危害甩鍋脂肪的“黑歷史”歷歷在目,也勿怪圍觀群眾拿著顯微鏡看新聞。
目前,赤蘚糖醇雖然如甄嬛前期一樣遇到波折,但它不僅風味和蔗糖相近,滿足消費者對口味的訴求,還是代糖中能量最低的一種。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28050-2011),赤蘚糖醇能量系數為0 kJ/g。當下,這種健康、安全的天然代糖已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保健、化妝品、醫(yī)藥等各大領域,成為市場和消費者的“寵兒”。基于這些優(yōu)勢,“嬛嬛”仍然被大家愛著,坐擁當下最佳代糖的頭銜,事實上也名副其實。
“甄嬛”的強大,源于自身實力
甄嬛被反復攻擊,還能一次次“逆風翻盤”,不僅是心態(tài)成熟,更是自身能力過硬,赤蘚糖醇也是如此。
作為一種天然的糖醇類甜味劑,赤蘚糖醇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真菌類蘑菇、地衣,瓜果類甜瓜、葡萄、梨以及發(fā)酵后的啤酒、醬油中都有發(fā)現,并非工業(yè)合成物。即使大規(guī)模生產,也采用的是發(fā)酵工藝。
赤蘚糖醇對健康也大有裨益:
1、0卡0GI,且飽腹感強、代謝徹底,有助于減少熱量攝入、控制血糖水平,進而減少肥胖風險;
2、小分子、穩(wěn)定性強,體內吸收后卻不被消化降解,大部分會排出體外,不易造成消化系統(tǒng)問題,也幾乎不會產生熱量;
3、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保護血管,并延緩衰老、改善皮膚狀態(tài);
4、因無法被口腔中的細菌利用轉化,可以有效減少唾液和牙菌斑中變異鏈球菌數量,從而降低患齲齒風險,對兒童及成年人的口腔健康均有益。
這些優(yōu)勢并非“嬛嬛”自夸, 更有跨國認證: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赤蘚糖醇可作為使用甜味劑,且無需規(guī)定可接受攝入量,歐美相關機構隨后跟進出臺文件批準它應用于各類食品中。美國營養(yǎng)與美食協(xié)會(AND)進一步批準適度使用赤蘚糖醇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有著權威機構的持續(xù)認證,充分彰顯了糖業(yè)界“嬛嬛”的真實實力。
在我國,最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也規(guī)定,赤蘚糖醇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此處“甄嬛”棋高一著,跳出皇帝的手掌心,征得外界權威認可,實屬“降維打擊”。
代糖不斷更迭優(yōu)化,它們之間的“宮斗”還會繼續(xù),但能在這場“宮斗”中脫穎而出來到大眾面前的代糖,與食用蔗糖相比都更健康。皇帝“蔗糖”的結局已經注定,而當下“嬛嬛”赤蘚糖醇仍是代糖中的最佳選擇。(截圖來源于網絡)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