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7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工作方案》,明確將推動主要網約車、道路貨運新業態平臺公司加強與從業人員代表、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推動降低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并向社會公開發布。(見4月18日《北京青年報》)
降低平臺過高的抽成比例,這是不少網約車司機的呼聲。早在2021年,交通運輸部就要求有關平臺降低抽成比例并督促其公開計價規則。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目前,網約車各主要平臺公司的抽成比例上限在18%-30%之間。如今,其再次就此事發布工作方案,不僅體現了對這一工作的重視,也體現了規范有關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相關從業人員權益的決心。
平臺抽成比例,既關系司機們的生計,也關系平臺公司的業績,還關乎新興行業的發展。推動平臺降低抽成比例,有助于為司機注入信心,激勵其提升服務品質,推動行業向好發展。
溝通協商是降低平臺抽成比例的主要方式。只有相關各方公平友好溝通協商,才有望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而誰來參與溝通協商,以及如何溝通協商,是影響此次降低網約車、貨運平臺抽成比例的關鍵因素。比如,上述方案提出,平臺公司加強與從業人員代表、行業協會等溝通協商。這當中,如何推選“從業人員代表”、如何確保其能夠說出司機們的普遍想法和心聲,無疑十分重要,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溝通協商的效果。
讓平臺抽成比例處于合理水平,其一,需要平臺方、行業協會及有關部門站在司機的立場換位思考。此前,北京、浙江的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為完善有關工作舉措體驗送外賣,一度引發熱議,這種認真調研、察民情聽民意的做法值得借鑒。其二,無論平臺還是司機,都應該拿出相應的成本“賬本”等,用數據和實情說話,為確定抽成比例提供更明確、更有說服力的依據。
應該明確的是,保障從業人員的權益和收入,降低平臺抽成比例只是一個環節、一根“硬骨頭”,長遠看,還有一些問題是值得關注和探討解決的,比如,曾有平臺因隨意調整計價規則損害司機權益,被主管部門約談。毫無疑問,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腳步應該更加緊湊、辦法應該越來越細,相關部門也在為此積極努力作為。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織密權益保障網,某種角度上,關系著所有人的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