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集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硬核產業集群,一頭聚焦現代化新城的詩意棲居。浦江之東,金色的產城之“橋”勇立潮頭,橫跨30余載,以奮進之姿書寫出一個又一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傳奇。
歷經 “加工金橋-制造金橋-智造金橋”的一次次蝶變,《自貿試驗區金橋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金橋要打響“金橋智造城”品牌,著力打造“智能制造先行、產業轉型示范、城市功能創新、綠色低碳引領”的世界一流智造城,建設國內重要的數字技術高地、高端制造樣板、轉型升級典范、產城融合標桿。
產業轉型不停步煥發全新動能
【資料圖】
借助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東風,金橋揚帆再出發,向有全球影響力的“智造創新集聚區”加速邁進。聚焦貿易便利化與投資便利化,多個“全國第一”“上海第一”在這里誕生,并不斷擴大溢出效應、擴展輻射效應。
其中,沃爾沃建筑設備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實現了三個第一:即第一家實現離岸貿易境內結算、第一家破解非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轉口貿易問題、第一家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機構,是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化升級的典型案例。
此外,還有第一家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注冊企業——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第一家特殊區域貨物分類監管企業——費斯托(中國)有限公司,第一家外資食品檢測認證機構——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第一家獲批電信增值牌照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第一家外商投資金融教育機構——瑞伯職業技能培訓(上海)有限公司。
自貿區制度創新的率先突破,助力產業轉型提檔加速。近年來,金橋傳統的支柱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不斷融合發展,隨著“未來車”“智能造”“數字港”三大硬核產業以及生產型服務業“3+1”產業格局逐漸形成,金橋開發區產業轉型不斷煥發全新動能。
在全市102個開發區中,金橋的工業產值、營收和稅收三大硬核指標始終排名前列。統計顯示,兩年來科技含量更高的產業實現逆勢上揚,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逐漸彰顯:2022年生物醫藥產值80.11億元,同比增長16%;信息服務業營收420.70億元,同比增長14.6%,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科技服務業138.03億元,同比增長3.8%。“智能造”產值為1116.81億元,“數字港”營收668.77億元,同比都實現了增長;實到外資繼續突破10億美元。截至目前,開發區內集聚高新技術企業232家,總部企業59家(跨國公司總部企業33家),上市公司14家,世界500強在金橋設立了46家企業,億元園區(樓宇)7個。這兩年來,金橋每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躍升,2020年認定新的高企數量61家,2021年新增97家,2022年新增127家。
金橋正積極打造“未來車”產業核爆點,搶抓5G新機遇,做強做大“智能造”產業新能級。金橋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日前亮相,是國內首條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也是目前上海風險等級最高的開放測試道路,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和國際的智能駕駛頭部企業紛至沓來。金橋5G特色產業園、金谷智能終端基地加速布局,打造全球技術成果高效轉化“首發區”。
近年來,金橋持續開展自貿區制度創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通過全球營運商計劃(GOP),科思創成為上海市第一個由市里認定的多功能復合型全球總部,從2020年的5000萬元稅收到2021年15.63億元、2022年26億元;金橋助推沃爾沃全面發揮上海亞洲區總部功能,全面取代新加坡原亞洲總部和區域結算中心功能,形成以上海為中心輻射亞洲的總部管理和共享服務格局;不斷放大RCEP協定效應,LV集團旗下的迪奧香水成立了亞太地區研發中心;開利空調和銳珂醫療研發機構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已為48個海外市場提供研發服務;理光數碼擬追加投資1億元布局新產品生產……
城市更新加速跑打造品質典范
在城市建設方面,金橋碧云國際社區是金橋最著名的一張城市名片。目前,已經有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戶外籍家庭定居于此。
傳承碧云國際社區品牌美譽,把握城市副中心和“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契機,金橋正著力打造形態載體,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動產城融合提質升級。2021年1月,金橋城市副中心1.5平方公里核心區控詳規獲批。金橋城市更新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核心區首先開建100萬平方米,包括金橋1851項目、美亞春宇超高層項目、中央公園綜合體項目、高壓線入地項目等。商業綜合體啦啦寶都已于2021年4月開業,成為打卡金橋的新地標。金橋壹中心、金橋1851、金橋元中心一期正在加緊建設,金橋元中心二期去年底前已開工。
此外,結合“金色中環發展帶”建設,加快金鼎天地、浦東足球場周邊等區域開發建設,共75個項目,預計總投資約2947億元(“十四五”期間建設投資約1395億元),截至2022年底累計開工建設(包括完成、在建和年內開工)55個項目,總建筑面積462萬平方米,總投資812億元。掌握土地資源底賬,并建立信息化查詢平臺。明晰開發區增量可開發用地230公頃,建筑規模約490萬平方米;存量可更新用地188公頃,建筑規模約500萬平方米。
敢于探索、勇于嘗試、善于創新,為金橋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在浦東引領區建設的關鍵時刻,金橋將在高端人才集聚、硬核產業培育、地下空間利用、城市更新改造、開發模式創新、雙碳綠色發展、數字孿生治理等領域大膽創新、勇于引領。隨著一個個全新地標拔地而起,金色中環上,宜業宜居宜商宜游的產城融合樣板日臻完善。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轉載: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