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5 月份,海信 Vidda 品牌發布了全球首款 4K 三色激光投影 C1,不僅僅在 6999 元的價位上率先搭載了行業領先的三色激光技術,擁有相當優秀的超高色域、色準以及高亮度表現,給筆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不到一年時間,Vidda 投影儀家族再次迎來新品 ——Vidda C1S,作為 C1 的升級產品,Vidda C1S 帶來了全方位的升級,包括實測亮度提升至 1600ANSI 流明、色域提升至 110% BT.2020、對比度提升至 1600:1,以及消散斑技術等八大關鍵升級,而首發價仍保持在萬元之下 ——7299 元。
(資料圖片)
Vidda C1S
接下來,IT之家將為讀者朋友帶來這款產品的實際體驗感受。
寫在最前
在評測 Vidda C1S 之前,IT之家還是有必要先和各位讀者朋友分享一下關于當下幾種主流的“投影”技術路線,以更好的幫助讀者朋友選購投影儀產品。
投影儀產品最核心的是光源,而當下家用投影儀的光源又分為三大路線:傳統燈泡機、LED 光源和激光光源。
傳統燈泡機的優點是成本低、亮度高,但使用壽命短,需要定期更換燈泡,后期使用成本高,小時候我們課堂上常用的就是這種投影儀。
LED 光源技術現在占絕對市場主流,相比傳統燈泡機,LED 光源壽命長、體積小巧,色彩更好。但是也存在亮度低,熱功耗大、噪音大等問題。
所以,對比之下,激光光源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 更長的使用壽命、光衰速度更慢、畫面色彩純正、畫面亮度更高、功耗低,可以說,激光光源整合了燈泡和 LED 燈的優點。
唯獨的缺點,就是成本高,價格高。
當然,關于三種投影技術誰好誰壞的討論,筆者并不會下一個定論,畢竟 —— 沒有不合適的產品,只有不合適的價格。
如果你手持預算較多,且對投影儀的色彩、亮度以及顯示效果有更嚴苛的要求,那么激光投影儀就非常適合你了。
不過,激光投影儀也分為兩種技術路線 —— 單色激光、三色激光。
單色激光只有一個藍色激光光源,通過“轟擊”色輪熒光粉,由此實現紅綠藍三色,投射在 DMD 芯片上后,最終形成投影顯示的圖像。
單色激光
當然,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一個在“高成本和實用性”之間相對“折中”的選擇,單色激光技術中的紅色和綠色在色純度方面仍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畫質仍有上升空間。
三色激光則是將紅、綠、藍三色激光作為光源,并且結構中取消了熒光色輪部件,色彩表現更加優異。
三色激光
由于激光是世界上顏色純度最高的光源,所以三原色激光在經過混合調色之后,可以還原出最接近現實世界的色彩。這一點也是三色激光技術相比 LED 等現有顯示技術最大的優點。
作為一款三色激光技術的投影儀產品,海信 Vidda C1S 搭載了海信 LPU 三色激光引擎,三色激光大幅提升了圖像的色彩表現,其色域達到 110% BT.2020,色準達到 ΔE≈0.9。
不僅如此,海信 LPU 三色激光引擎包含四大“黑科技”,其中的微晶抗噪算法深度優化了 DLP 微鏡翻轉時序,可有效抑制噪點達 99.9%;而 OPT 超分消色差技術的消色差效果可達 98%,實現了畫面無重影;積分鏈勻光集成技術可將畫面亮度均勻性提升至 97%。而在消散斑技術方面,海信擁有全球最多的 102 件專利,因此 Vidda C1S 搭載的全新多維動態消散斑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散斑的“人眼弱感”。
一、亮度實測
亮度是投影儀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只有足夠的亮度,才能夠將豐富而細膩的色彩展示出來。
Vidda C1S 宣稱具備 1600 ANSI 流明實測亮度,新標準實測的亮度同樣為 1600CVIA 流明。
需要強調的,這里的亮度是「實測」亮度。
要知道,在整個投影儀行業,由于沒有嚴格的亮度測量標準,甚至存在多種標稱方式,很多用戶買到了一些標稱“高亮度”的投影儀產品,用的時候卻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亮,諸如這類標識混亂甚至是虛標的現象,非常常見。
不過伴隨著 CVIA 新標準的實施,今后投影儀亮度虛標的事情或將成為歷史。
其實,去年發布的 Vidda C1 就強調不虛標,而實測結果也確實如此 —— 官方標稱亮度為 1350 ANSI,IT之家測得 1454 ANSI,甚至還比官方標的還要高 100 多 ANSI。
接下來,IT之家針對 Vidda C1S 的亮度進行了實測。
還是老方法:
按照 2015 年發布的國標 32028 文件。
借助照度儀,測試 9 宮格的 9 個白點的亮度,相加后除以 9,得出平均值后,再與投影面積相乘。
需要說明一點,不同環境、不同墻面,所測試的結果都不一樣,IT之家這里盡可能的還原普通消費者的使用場景,所測的數據也僅供驗證和參考。
國標 32028 文件截圖
我們距離選擇了 2.7 米,此時投影尺寸剛好為 100 英寸(對角線),投影面積為 2.76m2,分別測試了這 9 個點的亮度數據,具體如下:
注:由于超高色域原因,手機拍攝照片會偏紅,上圖僅供參考,并不代表真實觀感
Vidda C1S 平均亮度:(604+644+592+620+647+611+619+645+603)/9 ≈ 620.5
實測亮度 = 620.5 × 2.76 ≈ 1712.73
經過實測,Vidda C1S 擁有 1712.73 ANSI 流明實測亮度,超過了官方宣稱的 1600 ANSI。
很明顯,Vidda C1S 繼承了前輩的光榮傳統,亮度不虛標,甚至實測還超過了官方宣稱的數據,可以說絕對的良心了。
按照行業共識,在純黑暗的環境下,1600 ANSI 流明足以滿足 150 英寸的投影;由此來看,Vidda C1S 的 1712 ANSI,是足夠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的。
有人看到這里或許會問,是不是意味著有了 Vidda C1S ,就可以在白天在家里不拉窗簾觀看了呢?
這里筆者需要給出一個明確回復,包括 Vidda C1S 在內,當下任何家用投影儀產品,其實都無法適用于白天不拉窗簾觀看的場景,想用投影替代電視白天觀看,其實是行不通的。
比如晌午時分,太陽直射客廳,這時候拉開窗簾,投射的畫面還是會“褪色”的,對比度會明顯下降,畫面像是潑了一層白色油漆,這種場景下任何投影儀也無解。所以,想要投影儀擁有更優的顯示效果,盡可能的創造黑暗環境。
有“白天不拉窗簾看投影”想法的朋友,其實是希望用投影完全替代液晶電視。但筆者認為這想法其實是個誤區,投影其實和電視是互補的,兩者提供完全不同的觀看體驗和氛圍。我們買投影儀產品就是想要盡可能的體驗在電影院般的觀影氛圍,但電影院提供的也是純黑的環境,對吧?
二、畫質實測
Vidda C1S 搭載海信 LPU 三色激光引擎,搭載了 0.47"DMD 微鏡芯片,4K 超高清分辨率,Vidda C1S 在散斑抑制、色差控制等多維上升級,包括色域達到 110% BT.2020,色準達到 ΔE≈0.9。
同樣需要強調的,Vidda C1S 色域標準為 BT.2020,BT.2020 色域范圍遠超我們常見的 Adobe RGB、SRGB 的,更加地接近人眼能識別的最大色彩范圍。
通過換算,110% BT.2020 的色域相當于 152% DCI P3、149% 的 NTSC,這個數據,已經遠超主流液晶電視和 OLED 電視。
接下來,我們通過 4K 視頻一起來看看 Vidda C1S 的畫質表現。
IT之家注:
再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Vidda C1S 由于超高色域的原因,用數碼相機、手機直拍出的圖片明顯偏紅(實際觀感是正常的),故下方圖片僅供說明。
就實際體驗來看,Vidda C1S 所呈現出的畫面色彩相當出色,觀感非常的飽滿、純正,不發灰。
借助維動態消散斑解決方案,Vidda C1S 還盡可能的避免了激光相干性導致的“散斑”問題,畫面看起來更通透、清晰。
甚至,在足夠暗的環境里,Vidda C1S 所呈現出的畫面,會讓人覺得是一塊專業的色彩顯示大屏掛在墻上,而非“投影”,這種效果真的可以說“但用難忘”了。
再通過 4K 測試圖看看 Vidda C1S 的基礎畫質表現。
如下圖所示,4K 分辨率測試中,左側英文區域最細小的文字也能顯示清晰,藍色箭頭(1080P)、紅色箭頭(4K)所指的區域都能完整顯示,文字沒有出現模糊現象,由此說明 Vidda C1 已經達到了 4K 分辨率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Vidda C1S 的 4K 分辨率同樣是由 XPR 抖動技術實現,也就是俗稱的“抖 4K”。
當然,也別急著吐槽,投影儀的物理分辨率取決于核心成像芯片的分辨率,純物理輸出 4K,那么 DMD 芯片的面積要更大,而價格更是“上天”了。
所以說,“抖 4K”本身也是一個兼顧效果和低成本的選擇,并且就實際體驗來說,Vidda C1S 的 4K 顯示效果已經相當出眾。
灰階顯示方面,Vidda C1S 展現 256 階灰度圖片,黑色到白色的灰階過渡非常細膩自然;
在色彩表現測試中,Vidda C1S 對灰、棕、黑等深色區域的顏色處理非常到位,均呈現出了均勻柔和的過渡。
同時,Vidda C1S 在紅色、藍色、綠色以及白、黑等顏色的還原和處理上相當到位,畢竟是三色激光,技術優勢擺在這里。
總的來說,如果你對畫質有著相當高的要求,那么 Vidda C1S 絕對會滿足你的需求,它的色彩顯示效果,絕對會讓你伸出大拇指。
三、外觀設計
和上一代 C1 相比,Vidda C1S 的外觀變化不算太大,依舊采用了一個相對“正方”的造型,機身為深灰色,沒有過多的線條修飾,一體金屬機身造型相當簡約,有個很強的百搭屬性。
Vidda C1S 正面采用了金屬拉絲工藝處理,且圍繞投影鏡頭做了一個回形圓處理;下方則是大面積的條形散熱孔。
投影鏡頭兩側,還有一枚攝像頭和 ToF 傳感器,用于自動對焦、自動避障、入幕等。
設備頂部則是產品的開機、音量等按鍵。
側面采用了大面積的鏤空設計,保證產品更好的散熱和音效釋放,背面采用了 Vidda 鏤刻標識,下方有一排內凹的接口。
接口方面包括 DC*1,HDMI2.0*2,USB2.0*2,光纖 * 1,耳機 * 1,網口 * 1。
此外,在安裝方式上,Vidda C1S 正支持桌上正投、吊裝正投、吊裝背投、桌上背投等,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
Vidda C1S 的重量為 4.8kg,雖然是偏重一些,但成年人還是能夠搬動的,是具備一定的便攜屬性,并且配送的電源線長度達到了 3m,滿足了室內不同擺放環境,以及室外露營等使用場景的需求。
四、音效實測
音效方面,Vidda 與音響品牌 JBL 攜手,為 C1S 定制了一套 HiFi 級音響系統,包括 2x10W 揚聲器、MAX 聲壓可達 90+dB,且經哈曼聲學團隊精心調教,還支持杜比 + DTS 雙解碼,DTS Virtual X 360° 環繞音效 + Dolby DAP 音效 + 蝰蛇音效等三種音效。
播放蔡琴老師的《渡口》簡單體驗,Vidda C1S 低頻表現非常有勁、富有彈性,在中高頻的弦樂和人聲部分時,Vidda C1S 表現得也比較到位,人聲圓潤,器樂細膩,整體表現對得上這個價格。
并且,由于投影儀本身的形態和電視有非常大的區別,電視往往是固定在某一個區域,聲音朝向固定的方向,而投影儀本身更像是一個音箱,聲音闊向四面八方,因此在體驗時,Vidda C1S 有著非常明顯的臨場感,這一點給體驗非常加分。
其次,Vidda C1S 也確實可以變成一個智能音箱,其支持息屏聽歌功能,無需投屏,就可享受音樂。
五、綜合體驗
系統方面,Vidda C1S 搭載的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 JUUI7.0,系統 UI 設計、交互邏輯與海信電視基本一致,UI 設計上采用了大屏電視常見的 UI 設計語言,首頁提供了我的、有線電視、VIP、電視劇、電影、綜藝、少兒、歲月流金、教育、音樂等等,基本涵蓋了生活娛樂的方方面面。
在基礎硬件上,Vidda C1S 搭載 MTK9669 高端芯片,4GB 運行內存,64GB 存儲,支持 WiFi5 和藍牙 5.0,支持近場 + 遠場語音命令,采用科大訊飛全新算法精準拾音。針對游戲玩家,Vidda C1S 還在 1080p 全高清模式下支持全通道 240Hz 超高刷新率,延遲低至 12ms。
和 Vidda C1 一樣,Vidda C1S 同樣支持全局自動對焦、智能梯形校正、自動避障、自動入幕功能,并且在 AI 畫面校正方面,Vidda C1S 還加入了一顆 dToF,可實現無感對焦,校正體驗更舒適。
Vidda C1S 還新增了雙邊入幕功能,不同于傳統投影儀需要識別上下左右四邊才能入幕的方式,Vidda C1S 只需要識別上下雙邊即可入幕,更加智能。
投影線畢竟有著相對“便攜”的屬性,可能今天在用在客廳,明天就用在臥室,甚至偶爾露營野炊也會拿出去。
傳統投影儀面對這些不同的投影環境,擺放位置或高或低,或左或右,總會花費很長時間去擺放一個合理的位置,費時費力,甚至會打擊使用的積極性。
而有了 Vidda C1S,諸如無感對焦、智能梯形校正、自動避障、自動入幕等一系列這些智能化功能,就非常給體驗加分。
以自動避障為例,當我們投屏的區域有障礙物時,Vidda C1S 能夠自動識別障礙物,將畫面投放在完整且無阻擋的區域內。
再比如智能梯形校正,很多場景下,投影儀需要斜放在桌面上,Vidda C1S 擁有 ±40 度的校正范圍,因此即便是投影儀并非正方,無需手動調節,仍可輕松享受大屏畫面。
在護眼體驗上,Vidda C1S 同樣有著多重優勢,包括 TUV 低藍光護眼認證,“0”有害藍光,避開有害藍光波段,支持大屏漫反射護眼,并且還具備全局防射眼保護,當設備正面的 ToF 傳感器檢測到人體活動時,會自動降低光亮,進一步減少投影光源對人眼的刺激。
寫在最后: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Vidda C1S 4K 三色激光投影儀給筆者最深刻的一項,兩個字形容最具體不過了 —— 專業。
其實上一代 Vidda C1 的畫質表現和綜合體驗就足夠優異了,但是 Vidda 顯然是不滿足的,這種優勢在全新的 Vidda C1S 上進一步放大,無論是對色彩的呈現,還是音頻的調教,Vidda C1S 4K 三色激光投影儀都對得起“專業”兩字,甚至和高端 OLED 電視相比,Vidda C1S 也有著十足的競爭力。
三色投影技術的加持,Vidda C1S 具備了極其強悍的色彩畫質表現,讓人過目難忘,所以,如果你需要一款能夠媲美激光影院觀影體驗的投影儀產品,Vidda C1S 一定是你繞不開的選擇。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