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海運公司HMM4月19日表示,公司將在與韓國環保設備企業帕納希亞公司(PANASIA)合作開展船用碳捕集與儲存(OCCS)系統研發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礎上,攜手三星重工在今年下半年開展國產集裝箱船OCCS系統的實船測試。
(資料圖)
OCCS是從船舶航行過程中排放的尾氣中捕集二氧化碳,經過吸收、再生流程后再以副產品形態儲存在船上,靠港后從陸地上安全排出的環保技術。該技術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節省船舶航行所需的運營費用。
去年9月,HMM與PANASIA簽訂了共同研發船用OCCS系統的合作協議。HMM將提供用于海上實證測試的船舶,PANASIA則將通過船舶實證對OCCS系統進行經濟性及適用性研究。此外,雙方還決定共同研究碳捕集處理方案。
雙方開展研究的結果表明,可以在不改變船舶現有設備的情況下安裝OCCS,并且不存在影響船舶航行穩定性的因素。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經過加壓液化后可儲存在獨立儲罐中,運往陸地后可用于制造干冰以及智能農場建設。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HMM計劃與三星重工以及PANASIA合作,在下半年追加進行集裝箱船OCCS系統的實船測試。其中,HMM負責OCCS的應用,三星重工以及PANASIA負責工程和設備支持。
HMM表示,在全球積極開展碳捕集技術研究的形勢下,此次實船測試將采用韓國純國產技術開發解決方案,有望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因此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HMM還計劃通過螺旋槳改造,積極應對全球海事環保新規。為了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量,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了關于減少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的初步戰略,提出到2030年至少減少40%碳排放強度,爭取在2050年減少70%碳排放強度的目標。歐盟則已提出了“Fit for 55”溫室氣體減排新要求,到2030年前至少要減排55%(以2005年為基準),其中,針對航運業提出了遠洋貨船采用可再生或低碳燃料,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5%,到2050年至少要降低75%溫室氣體排放的要求。而二氧化碳是船舶產生的代表性溫室氣體,如果船舶不能滿足能源效率設計指數(EEDI)和現有能源效率指數(EEXI)的排放量限制要求,航行速度將受到限制。因此,全球海運業界有必要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戰略。據悉,HMM已經提出了到2030年減排21.5%的碳中和目標。
為此,HMM將從2024年開始,陸續用專門為低速航行設計的高效螺旋槳取代6艘集裝箱船的螺旋槳,預計能源效率可提高約8%至9%。如此可增加符合CII限制的船舶。
PANASIA作為一家環保設備專業企業,從2020年開始在韓國慶尚南道鎮海市自行建設的測試駁船上,通過OCCS實證試驗設備,對船用OCCS系統進行了技術性能測試。2021年11月初,韓國政府選定PANASIA所在的釜山市為韓國氨能源自由特區,作為該特區項目建設方之一,PANASIA被選定為釜山“地產學”合作中心1號分支機構。
據悉,PANASIA除與HMM等韓國海運企業攜手開發船用OCCS系統外,也在與韓國造船企業合作開發同類系統。去年1月,PANASIA與三星重工合作開發的適用于LNG動力船的船用OCCS系統已獲得韓國船級社(KR)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計劃到2024年實現LNG動力船碳捕集技術的商用化。
HMM相關人士表示:“隨著環保新規的強化,與相關各方開展多種環保技術的合作研發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實現2050碳中和目標,公司將持續強化環保競爭力。”為此,HMM在今年2月斥資1.41萬億韓元(約11.1億美元),在現代三湖重工和HJ重工總計訂造了9艘9000TEU級甲醇燃料集裝箱船,這也是HMM首次訂造甲醇燃料船舶,將在2025~2026年間交付。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