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4月27日訊(記者 楊月月)中國版權協會近日舉行2023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研討會。多家網絡文學平臺、生態企業負責人,高校學者、司法專家、網絡文學作家代表等50余人參會。
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會上稱,網絡文學經過多年發展,已產生了一批具有很高版權價值的文學作品。而網絡文學受盜版侵害問題,也需引起各方重視,應由政府部門、執法部門、平臺機構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多渠道地保護網絡文學版權。
(資料圖)
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權益保障辦公室)主任李曉東表示,目前,網絡文學在海內外和青少年一代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網絡文學的版權保護不僅關系著作者和平臺的權益,還關系著下一代的教育等問題。
閱文集團總裁、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發言
“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網絡文學行業建立起了更廣泛、更齊心合力的反盜版統一戰線。”據閱文集團總裁、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介紹,閱文在科技反盜、侵權打擊和行業戰線上持續發力,在網絡文學盜版難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長期以來,“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是網絡文學版權保護面臨的重大難題。一方面,盜版商可以通過爬蟲、OCR等手段批量、快速地盜取正版內容;另一方面,權利人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往往要經歷漫長的訴訟周期。
2022年,閱文集團正式將版權保護提升至公司戰略高度,其自主研發的一套更主動和高效的反盜版體系,解決困擾行業多年的自動化批量盜版難題。
“在最猛烈的時候,我們1分鐘能收到8000次來自同一IP的訪問攻擊,一天要跟25個盜版團伙過招。”侯曉楠透露,為了防止盜版商通過技術手段竊取正版內容,反盜系統在2022年上線200多個技術策略、迭代3000多次,攔截盜版訪問攻擊1.5億次,相當于每天攔截41萬次像“筆趣閣”這樣的盜版網站的訪問攻擊。
網絡文學作家雁九表示,隨著反盜版升級,創作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正版讀者數量翻倍,給了許多優質作者信心,開始出現實體書作者與影視編劇回流的現象,促成了更多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的出現。”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干部馬力海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通過“劍網”專項行動,中宣部版權管理局聯合有關部門督辦了一批網絡文學大案。在加大打擊侵權盜版力度的同時,通過加強源頭治理和行業監管,進一步強化對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管理。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各地查辦侵犯網絡著作權案件1180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84萬條,關閉侵權盜版網站(APP)1692個,處置侵權賬號1.54萬個。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以閱文為代表的網絡文學企業逐漸形成線上投訴、行政舉報、民事訴訟、刑事追究等立體化的打擊網絡,借助法律來懲治相關犯罪行為,遏制盜版生存空間。
閱文集團方面表示,2022年,閱文為7萬余部作品進行維權訴訟,精準打擊有效盜版線索62.5萬條;累計發起100多起民事、刑事案件,追蹤盜版團伙20多個,打擊惡意盜版者3900多人。目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的支持下,閱文推動了訴前禁令在網絡文學領域的首次應用,突破了漫長的訴訟周期限制,為權利人便捷維權開辟了新的路徑。
侯曉楠表示,閱文將堅持對盜版“零容忍”的態度,一是大力投入技術創新,探索更加智能的反盜技術體系;二是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刑事、民事等侵權打擊,進一步遏制盜版的生存空間,“我們也希望繼續和廣大作家、行業伙伴協同共建,形成版權保護統一戰線。”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