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陽】4月25日,2023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融合創新人才發展峰會暨鯤鵬開發者創享日·北京站活動(以下簡稱活動)正式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惠民在活動中表示,“軟件以人為本,人是軟件生產中的決定性因素。要推進我國軟件行業,尤其是基礎軟件行業實現質的躍升,必須培養造就一流的軟件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惠民
林惠民院士深度分析了當前我國軟件行業的特點及難點,指出軟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一”就是要想在別人前面、跑在別人前面,需要堅持自主創新。而軟件創新需要兩個基本因素:一是扎實的技術基礎,二是活躍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軟件以人為本,人是軟件生產中的決定性因素。要推進我國軟件行業,尤其是基礎軟件行業實現質的躍升,必須培養造就一流的軟件人才。
林惠民院士也呼吁學習、使用鯤鵬全棧軟硬件技術的廣大開發者們,不僅要學習如何使用、用好產品、軟件和工具,還要深度參與到鯤鵬社區、開源社區的各個項目中,積極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支持和幫助鯤鵬生態發展壯大,助推自主創新軟件產業發展創新。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加速的大背景下,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朝陽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聯合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信創適配攻關基地。基地將通過統一適配標準、統一測評體系、統一生態服務、統一人才體系,完善朝陽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支撐環境,提升產業共性技術及公共服務水平,降低產業研發成本和風險,助力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融合應用、創新發展。
北京市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杰表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是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近年來,朝陽區全面貫徹國家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戰略,以平臺建設賦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態,攜手北京市經信局和華為公司于2019年10月成立‘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致力于發展以鯤鵬生態體系為底座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三年來累計服務企業近600家,孵化鯤鵬應用創新解決方案5000余個。在人才發展領域,朝陽區也正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以人才引育支撐產業發展,通過不斷健全人才引進、發展培育、服務保障機制,與科研院所合作培養高精尖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朝陽區打造了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
北京市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杰
自2019年發布計算戰略以來,華為始終堅持“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的生態策略,逐步構建起了完整的鯤鵬生態。目前,鯤鵬已經成為國計民生行業數字基礎設施算力底座首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總經理張東亞在致辭中表示,目前鯤鵬已經有超過200萬開發者,開發了12000多個創新解決方案,他特別強調,開發者是一個信息產業能否成功的關鍵群體。華為希望將“鯤鵬創享日”打造成為客戶伙伴的開發者、以及高校教師、學生的交流平臺,讓各方開發者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思想碰撞,共同產業不斷的發展。未來,華為將從三方面發力服務好開發者:首先,華為將基于鯤鵬主板與歐拉操作系統,進一步推進硬件開放與軟件開源,面向開發者提供更多創新機會;第二,期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持續升級和豐富鯤鵬系列軟件工具,讓應用使能套件BoostKit和開發使能套件DevKit更易用、更好用。第三,將智能基座項目的優秀實踐成果推廣到更多本科高校,以及相關的培訓機構,以真題真做實踐方式,將鯤鵬相關的根技術知識,融入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總經理張東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