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抬抬手就能完成支付!微信刷掌支付正式發布,能否大規模推廣?丨大廠金融事
微信支付迎來刷掌模式。
【資料圖】
據微信官方5月21日消息,微信刷掌支付正式發布,用戶目前可以在刷臉設備上進行刷掌操作。
使用刷掌支付功能需要先在設備綁定個人微信賬號,錄入手掌紋樣。消費時,將手掌對準支付設備的掃描區,確認后即可完成支付。
根據微信介紹,刷掌支付使用了“掌紋 + 掌靜脈”識別系統,能夠滿足用戶對無接觸、高便利、高安全付款方式需求。據悉,微信刷掌正逐步應用于辦公、校園、健身、零售、餐飲、交通等領域。
5月21日,北京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刷掌乘車服務正式上線。乘客通過注冊開通刷掌乘車服務后,即可在該條地鐵線路刷掌過閘乘車。
據介紹,刷掌過閘乘車從多個角度優化了乘客的乘車體驗,乘客伸手即可進出站。即便遇到忘帶實體卡、手機沒電等特殊情況,也能乘坐地鐵。
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乘車前,乘客只需在大興機場線各站自動售票處的刷掌注冊機錄入掌紋,并在微信小程序“北京地鐵刷掌乘車”完成授權后即開通刷掌乘車功能。乘坐地鐵時,乘客需找到帶有圓環標志的刷掌閘機,將掌心面對圓環內的識別區。完成識別后,圓環變為綠色,閘機將自動打開。刷掌出站后,手機會收到扣款的提示推送。
支付產業網創始人劉剛表示,任何移動支付方式歸根結底都是身份認證,所以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支付形式或者支付介質不同。“任何支付形式都不是完美的,無法完全取代之前的形式,同樣,掌紋也是如此,確實更便捷一些,畢竟不用帶手機了,但對支付受理設備的要求更高了。”
“大規模推廣刷掌支付短期內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一是因為短期內手機還是必需品,太多事情需要通過手機來處理。二是因為鋪設新的設備需要廠家投入非常多的資金和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刷臉支付沒有做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設備成本太高,無法在中小商戶層面普及,刷掌也一樣,可能最終只會在少數場景使用。”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向界面新聞表示,刷掌支付和刷臉支付的技術區別并不大,其他類似的還有虹膜驗證、聲波驗證等。騰訊此番推出刷掌支付應該是內部技術成熟了或者是技術達到了相應的要求。未來刷掌支付可能會像刷臉支付一樣,成為一種補充的支付方式。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向界面新聞分析稱,刷掌支付跟刷臉支付的本質其實沒有任何區別,它都是利用生物識別技術去完成移動支付。但從當前的發展來看,并不特別看好刷掌支付。
“刷掌支付并不存在大范圍推廣的價值,不會像移動支付二維碼掃碼那樣迅速被普及。騰訊推出掌付通可以說更多的是一種嘗試。”王蓬博說。
他認為,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移動支付的黃金發展期已經過去。第二,刷掌支付并沒有改變移動支付結構,反而在便利性上比掃碼支付還要差一些。第三,刷掌支付的使用人群和和覆蓋場景還是不夠充分。第四,用戶對數據采集的敏感度有所提升。第五,如果想要大范圍普及,需要繼續對支付系統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