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周藝琳 記者 孫云)“你好,請幫我轉賬45萬元給這個賬戶。”幾天前的一個上午,年過七旬的蔣老伯來到順平路某銀行要求轉賬。工作人員見蔣老伯緊緊握住手里的老年手機,不斷翻看著什么,當即警覺起來,運用警銀聯動機制,將老人請到一邊詳細了解情況,并撥通了楊浦公安分局大橋派出所專管民警的電話。令人吃驚的是,當民警趕來開展反詐宣傳時,老伯竟然還熱情推薦起這款據稱返利高達25%的旅游理財產品,顯然“中毒”不淺。
圖說:圖為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勸阻老人勿輕信回報率離譜的所謂理財產品 楊浦警方供圖
民警趕緊詳細向蔣老伯了解情況。在民警的追問下,蔣老伯支支吾吾地說,前段時間在小區里碰到一位自稱“老鄰居”的男子,他宣稱自己通過投資一款旅游理財產品賺到了大錢。見蔣老伯心動不已,這位“鄰居”還熱情地幫他“墊付”了15萬元用于“先行投資”。這次來銀行,正是為了給“鄰居”轉賬45萬元,其中30萬元“追加”理財,另15萬元則歸還他“墊付”的資金。
什么理財產品竟敢承諾高達25%的回報率?遠遠超過正規銀行和金融機構,顯然有詐!果然,蔣老伯此前從沒見過這位“老鄰居”,而且,也從沒有證實過對方是否真幫自己投資了15萬元。
民警了解情況后,將蔣老伯請到派出所深入剖析詐騙案例,勸阻他不要上當受騙,又通知了他的家人。家人們也紛紛表示,對這位“老鄰居”的身份及勸說投資情況一無所知。“投資回報25%,哪里有這么好的事情啊,天上不會掉餡餅!”經過民警苦口婆心的勸解,老伯終于幡然醒悟,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返回銀行,將45萬元養老錢存入了定期存款賬戶。辛苦積攢的養老錢保住了,一家人不停地感謝認真負責的好民警。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