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板是自家公司產品最堅定的支持者,黃宏生在這方面已然做到了極致。
在今年的創維汽車春季技術生態大會上,創始人黃宏生語出驚人,聲稱“用了我們的產品之后,將會延壽30年”,并現身說法“自從用了自己的產品,我的高血壓、高血糖等毛病都好了”。
我們見慣了李想、余承東、李斌等造車新勢力大佬們的口無遮攔,在面對黃宏生這等遠超人類認知的“虎狼之詞”時,竟然有些猝不及防——滿滿的保健品營銷的味道。
【資料圖】
這不禁讓人懷疑創維造的還是車嗎?
完全沒有信任感
現在消費者更關注的依然是舒適性和智能化體驗,比如大冰箱、大屏幕,和燃油車完全不同的電動化以及智能化體驗,這些是能抓住消費者眼球的第一要素。
獨一無二的品牌標簽確實是一家新創汽車品牌迅速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但是,黃宏生提出的健康理念并不符合當下消費者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或者說在當下的汽車市場,讓一款車來完成所謂的“治療高血壓高血糖”等常見疾病,顯得有些太另類,太過標新立異。
給消費者的觀感就是,強行差異化,不僅沒有吸引消費者,反而讓消費者產生了不信任感。
某種程度來說,創維汽車提供的健康功能屬于低頻次需求。更何況,坐車就能“治療高血壓、高血糖”,甚至延年益壽,這實在無法產生認同感。
對產品沒有信任感,不能產生共情,這是創維汽車最致命的地方。
反觀比亞迪、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品牌,它們的產品能和消費者產生共情,比如比亞迪在三電領域的長期深耕,在產品素質層面的突飛猛進,讓消費者刮目相看,特斯拉憑借極簡的科技體驗率先定義了什么才是電動車,用出色的產品教育了消費者,蔚小理深挖用戶需求,用各自的路徑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完成了從0到1的起步階段。
或許是因為產品定位的先天不足,創維汽車并沒有取得預期目標。據了解,創維汽車2022年銷量目標為3萬輛,這在新能源汽車突飛猛進的2022年實現起來并不難。可創維汽車全年銷量為2.19萬輛,僅完成了銷量目標的73%。
黃宏生此前發布過一個“1-3-3-3宏偉戰略”,意為在已投入100億元的前提下,未來再投300億元,實現市值跨上3000億元。并且在2020-2025年,創維汽車要推出至少4款新,到2025年銷量實現25萬臺。
以創維汽車目前的發展態勢,想完成如此宏大的戰略沒那么容易。
創維汽車銷量表現不佳的原因有很多,有我們之前提到的產品定位過于另類,消費者不信任的因素,門店過少導致市場打不開,售后無法得到保證,還有創維汽車過于依賴網約車等問題。無論單拿出哪一項,對創維汽車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而這些或許都和黃宏生這位創始人有相當大的關系。
黃宏生成最大桎梏
年過70的黃宏生或許是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給創維汽車身打出了健康空間的概念,試圖打造出與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網絡、蔚來的車主服務、小鵬的自動駕駛、理想的奶爸車足夠的差異性。
黃宏生能做出如此的判斷,不排除他在業務決策時太過獨斷專行,對不同的意見實施了打壓。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消費者為什么不能產生認同感,主要是因為坐車治病這個提法太不靠譜了,太反常識了。
但就是這種反常識的提法竟然堂而皇之推廣開來,只能說明黃宏生的任性和固執。
雖說公司老板最了解自家產品,但是當老板的認知和思維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求時,老板也就變成公司最大的桎梏。
這一點在其他造車新勢力上也有體現,比如沈暉之前在傳統車企干得風生水起,但是威馬汽車卻在自己手里卻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之前是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品牌,現在則是負面纏身,徘徊于崩盤的邊緣。
此外,黃宏生對于汽車行業競爭的認知或許也存在誤區。
當其他的造車新勢力普遍燒錢的時候,創維汽車卻在極力控制成本。黃宏生此前曾說,創維集團的制造業基因幫助創維汽車節省了大量成本,如制造環節,創維汽車通過自己設計、建設生產線,最多花費10億元;智能化方面,創維汽車與創維家電建立軟件操作系統生態,雙方成立聯合開發公司,又節省了數十億元。“
和蔚小理幾十上百億的研發相比,創維汽車主打的就是能省就省。黃宏生甚至說“(創維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虧損最小的兩家企業之一。”
這話其實沒說錯,畢竟創維汽車2022年只賣出了2.19萬輛。
創維汽車明顯是把在家電領域的經驗套用在造車上了。結果就是,創維汽車產品確實不敢令人恭維。
2023年1月,C-NCAP公布碰撞測試成績,創維EV6在測試中拿到“一星”評級,創下近兩年C-NCAP的新低。這在“五星批發部”歷來的成績里,絕對稱得上是史上最低得分之一。
由此可見,創維汽車的市場口碑能好到哪里呢?
黃宏生曾用“帶輪子的家電”來表述他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這話讓筆者不禁想起20年前那句名言“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張沙發”,當年有這種想法情有可原,畢竟當年民營車企剛起步,面對合資品牌可以有草莽之氣。
但是20年后這樣的言論依然存在,那真的就是無知了。光是電池,成就了多少巨頭,比亞迪在三電領域蟄伏二十年,才為中國汽車彎道超車開了一個頭,還有自動駕駛的研發,無論成功與失敗,都可以說是近幾年人類科技研發與應用的結晶……,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應用,新能源造車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百姓評車
回顧黃宏生的職業生涯,創維汽車已是第三次創業,對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家而言,還在一線戰斗,這確實令人敬佩。
但是造車畢竟是有門檻的,它在資金規模、技術研發、產品定位、品牌營銷、渠道服務等諸多方面都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僅憑一腔孤勇只能成為行業的反面教材。
原文標題 : 黃宏生“延壽”弄巧成拙,一腔孤勇能否成就創維汽車?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