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邕江發生驚險一幕,兩名市民在邕江游泳時溺水,萬幸獲得南寧市紅十字應急志愿服務隊水上分隊隊員及時施救。
當晚,南寧市紅十字應急志愿服務隊水上分隊隊員發現邕江里有兩名市民溺水,立即向正在江面上劃槳板巡視的副隊長郭慧仁大聲呼叫。郭慧仁聽到喊聲后調整船頭向出事水域飛快地劃去,很快來到了兩名溺水市民的身邊。
當時,溺水的兩名市民已體力不支,在湍急的江中心無法游回岸邊,郭慧仁立刻讓他們扶著槳板,隨后把他們拉到了岸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到溺水者獲救,岸上的市民都為隊員的迅速救援紛紛點贊。
“游泳要量力而行。江中心是航道,船多危險,而且水流湍急,人們游泳體力不支時容易發生溺水。”回到岸上后,郭慧仁特別囑咐獲救的兩位年輕人以及在江邊游泳的市民,游泳千萬不要游到江中心。
溺水時如何自救?
■ 鎮定第一
盡量保持冷靜,不將手舉過頭頂,不拼命掙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 仰泳露鼻
屏住呼吸,頭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 深吸淺呼
呼吸時注意吸氣要深、呼氣要淺,雙手和雙腿有規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緊,同時向周圍求救。
遇人營救,積極配合,切勿驚慌抓抱救援者。
關于溺水,這些誤區需警惕
會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不要因為會游泳,就放松警惕。
疲勞、抽筋、空腹等,可能會使人無法正常游泳,導致溺水;在海邊、河邊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都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邊有人溺水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鏈”后,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很多人落水,導致悲劇發生。
帶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因海水存在大浪、高溫、漂浮雜物等情況,充氣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時有效地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來源 |綜合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韋薇 通訊員 鄭靜、微言教育、央視新聞
編輯 | 徐雪凝
校對 | 盧小青
責編 | 韋 瑋
編審 | 羅 瓊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