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時代下,國產操作系統如何破局?6月13日下午,中國操作系統領創企業統信UOS于廣州召開“中國操作系統的創新自強之路”媒體見面會,在會上共同探討分享如何助力廣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國產操作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
根據會上披露的信息顯示,2022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高達12.91萬億元,其中數字經濟規模達6.5萬億元,占GDP比例超過50%,數字經濟成為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統信UOS方表示,目前廣東各行各業正在全面擁抱數字化轉型,借助數字技術,全面推動產業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優勢,而統信UOS也依托于此,在黨政、金融、交通、電力、能源、教育等多6個方面推動廣東千行百業數字化升級,助力廣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據悉,數字經濟的承載平臺是數字技術,而數字技術的核心底座正是操作系統。統信UOS方表示,“長期以來,我國高科技行業一直面臨“缺芯少魂”的困局,這里的“魂”正是操作系統。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根基,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據統信軟件市場運營部市場總監王友海介紹,目前統信UOS的生態適配數量突破了100萬,在操作系統的生態系統中,這意味著其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也意味著國產操作系統真正實現了可用、能用,生態建設也從第一階段往第二階段過渡,從可用、能用向好用、易用邁進。
而針對國產操作系統與當前主流Windows操作系統之間的差異,以及國產操作系統如何從中破局的問題,統信UOS方表示,目前中國IT產業從基礎硬件-基礎軟件-行業應用軟件迎來國產替代潮,涌現了以飛騰、海光、龍芯、兆芯、鯤鵬、申威、海思麒麟代表的國產CPU廠商,以統信操作系統等為代表的操作系統廠商,我國信息技術產品生態體系雖已初步成型,信息技術產品可滿足部分關鍵領域和重要信息系統最基本的應用需求,基本具備替代Windows+Intel體系的能力。
然而,Windows已經過數十年技術發展,產品已經非常成熟,目前統信桌面操作系統作為后起新秀,在功能方面基本已追平了Window7,部分功能趕超Windows10,但與Windows11仍有差距。除操作系統本身功能層面外,Windows已形成較高的生態壁壘,國產操作系統產業生態鏈發展難度較大,目前目標客戶仍舊以B端客戶為主,短期內還無法完全承載各行業客戶在Windows下使用的所有軟件、外設及業務系統。
但與此同時,國產操作系統也在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態圈,除開源軟件外,已經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商業軟件適配了國產操作系統,相信隨著國產操作系統的用戶越來越多,產品也會越來越好用,生態也會越來越完善。
“現在c端相對來說只是做基礎使用,我覺得我們更多的是要構建我們國內信息安全的意識,通過在b端2+8加千行百業使用,去把它打造得更加成熟,這一系列的過程的進程會推進它走向c端。”統信UOS方表示。
統信軟件華南大區副總經理馬益群告訴南都記者,“國產操作系統領域一直以來都處于‘掐脖子’的狀態,想要從中破局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我們仍然希望可以通過努力,完善國產操作系統的產品和生態,讓其成為操作系統領域中的主流之一。”
此外,操作系統作為信創的關節環節,統信UOS方認為,信創產業的建設其實是有時間窗口期的,如果國產操作系統企業在這一階段能夠解決問題,建設好平臺和生態,就等于拿到下一個發展階段的“入場券”,也才有快速發展的可能。“盡管市場繼續發展,AI、VR、AR等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但底層都離不開操作系統的業務技術、人才作為基礎。”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邱康正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