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抑郁癥只是暫時的‘心情不好’”“抑郁癥患者都是性格軟弱的人”“抑郁癥患者不需要他人的幫助,自我調整就能解決病癥”... ...關于抑郁癥,你是不是也存有類似的誤解?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病”,現實中卻離我們的生活如此之近,由它導致的嚴重后果也成為了每個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在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多了解一些有關抑郁癥的知識,做到早預防、早治療,盡可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遠離抑郁。
京東健康精神科全職醫生胡曉宇表示,一般而言,當某個人覺得自己一直很沮喪、沒精神,或者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晚上總是睡不好覺,或者吃飯也沒胃口了,那可能是抑郁癥的先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級主任醫師、中國抑郁障礙研究協作組組長、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醫療質量委員會首席專家李凌江教授指出,“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
李凌江教授進一步表示,“抑郁癥是可治療的,且大多數可以治好。臨床常用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能更好的緩解癥狀,心理治療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因此建議聯合治療,治療獲益遠大于風險。”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循“充分評估與監測”原則。
我們暫時還無法消滅抑郁癥,但卻可以探究它的癥狀和成因,采取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京東健康提醒大家,生活中應時刻關注自己及身邊親朋好友的心理健康狀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尋求醫生的幫助。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明媚陽光。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