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在主題為“數字經濟創造無限機遇”的2023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主旨演講中表示,開拓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要穩中求進、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當前工業,尤其是制造業占GDP比重過早過快下降,脫實向虛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尚需在認識上、政策上、措施上加以糾正。
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主旨演講
李毅中認為,當前我國工業正面臨綠色低碳化和數字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數字產業化是手段,產業數字化是目的。”李毅中表示,“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并延伸到行業、企業。打造數字產業集群,使“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由7.8%提升至10%,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走深向實。”
李毅中表示,工業和制造業自身應該從以下九個方面持續努力:一是保持工業制造業GDP占比基本穩定,充分發揮工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支撐保障作用;二是提高創新能力,加快成果轉化,構建產學研用深入融合與技術創新體系;三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四是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走深向實;五是要推行綠色低碳、先立后破,穩步安全降碳;六是提升優質制造,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提升質量創造消費,拉動內需;七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建設各具特色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和平臺;八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到實處,促進國民共進協調發展,鼓勵和支持國企、民企合作共贏;九是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適應全球經濟的新變局。
李毅中指出,面對超預期事件增多,不確定、不穩定幾率增加的狀況,要把握住我國經濟結構性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標本兼治才能做好基礎,增強動力。不管風云如何變幻,關鍵是辦好自己的事兒,這是確定的。
新京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軍勝致辭表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快速崛起,其發展速度遠高于經濟增速。數字經濟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經濟發展的格局,已經成為影響全球資源分配、產業格局、國際分工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搶得先機的戰略機遇。”劉軍勝表示,為了把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引向深入,本屆夏季峰會更加注重數字藍圖中的場景化價值實踐,從不同角度詮釋數字時代中的產業變革,積聚奮勇前行的時代力量。
此外,新京報貝殼財經研究并完成的《2023上半年中國企業家信心指數報告》也在2023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同步發布。該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家信心指數為63.74,近八成受訪企業家對下半年經營持樂觀態度,信心得到增強。
報告披露,62.3%受訪企業上半年經營狀況平穩向好,其中采取優化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企業發展的企業最多。上半年62.7%企業業績平穩,但超過半數企業成本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成本控制成為企業的重點工作。66.89%企業家認為下半年對外拓展機會將增加,期待政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上半年行業競爭加劇,但超過六成企業家認為消費升級和新技術進步將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展望下半年,70.1%受訪企業計劃擴張業務,主要從開拓新市場和開發新產品等方面入手,采取穩步發展的策略。
在影響企業家信心的因素方面,經濟形勢和政策環境是企業家最為關注的外部因素。超過75%的受訪企業認為不穩定的經濟增長趨勢會對信心產生負面影響,近五成企業家表示政府監管和競爭政策變化也會對信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企業家期待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釋放發展活力。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