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約車聚合平臺上,市民可根據價格、距離、等待時間等選擇一個或者多個網約車平臺的車輛。不過,便捷同時也存在隱患。近日“聽語”熱線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打著聚合平臺旗號招攬司機的代理公司,聲稱有“前科”也可注冊接單。此外,個別平臺設置“一口價”等接單門檻,不僅有擾亂市場的嫌疑,而且加劇司機“內卷”。
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約車聚合平臺對代理公司違規招募司機有監督和自糾責任,而對于設置價格門檻等行為,交通部門將持續關注并責令其整改。
(資料圖片)
代理公司:只需1200元,有“前科”也可接單
網約車聚合平臺是指將多個網約車服務提供商的車輛資源通過統一平臺聚合,向用戶提供出行服務并賺取傭金,被稱為“平臺中的平臺”。
近日,記者探訪多家網約車服務提供商發現,不少公司在招聘司機時存在違規嫌疑。
根據《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司機必須無飲酒后駕駛或暴力犯罪等記錄,駕齡滿三年,且“三證齊全”才能上路。而“上海浩慧汽車租賃”公司代理人員對記者稱,即使有犯罪記錄,他也可以幫忙“搞定”。
該代理人員介紹,有前科人員想要注冊網約車司機,“能開出來《無犯罪證明》只需要500元,不能開的話要1200元。”他說,申請人只要交全材料,剩下的就交給他處理。該代理人員透露,不管在哪個網約車平臺注冊,也只能在高德App上接單,“所有的網約車平臺都是高德派的單,高德不通過,你不管通過誰(網約車平臺)都沒單。”
近年來,網約車聚合平臺發展迅速,為出行服務提供了新的選擇,但也存在企業責任落實不到位、從業人員和乘客合法權益保障不到位等問題。今年4月26日,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網約車聚合平臺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網約車聚合平臺是“共同提供服務者”,網約車聚合平臺對相關網約車平臺公司落實核驗責任,不得接入未在當地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的平臺公司,提供服務的駕駛員和車輛均應辦理相應許可。
目前,南京市網約車市場基本形成了網約車平臺和聚合平臺并行的發展模式。截至去年6月,南京市場共有9家網約車平臺。
網約車司機:“加量不加價”,工作14小時收入400多元
8月23日晚9時許,記者通過高德打車打到一輛“曹操出行”經濟型新能源車。司機張師傅告訴記者,自從公司加入聚合平臺后,接單確實多了,但收入反而下降了。
張師傅告訴記者,一開始自己還會打開“一口價”“特惠車”選項,現在直接在后臺關閉了這些選項。“這種特惠單其實根本不掙錢,聚合平臺還要在起步價上多抽傭金。”張師傅算了一筆賬:早上7點出車,到晚上9點,一天僅收入400多元,除去60元充電費和20元午餐費,當天凈得不到400元。“就算我一個月跑滿30天,扣掉每月租車的3000元和近2000元充電費,每個月到手也就五六千元。”張師傅介紹,這還得是早晚高峰和夜高峰都出車,不扣考核積分的情況下,“比如早高峰不出車,要扣0.2分,積分越低,接單就越難。反正現在給我的感覺就是平臺太多,車太多,干活越來越多,收入卻比以前少許多。”
記者從南京市交通部門了解到,12328交通服務熱線也曾收到多起網約車司機對于接單難、低價競爭導致“內卷”,日常工作“加量不加價”等情況的投訴。網約車司機劉師傅告訴記者,聚合平臺的算法,讓愿意接一口價訂單的平臺和司機排名更前,更容易接單,所以有時候硬著頭皮也得接單。
高德打車:動態核驗資質,運價由合作平臺定
高德打車回復稱,高德打車會對合作網約車平臺持續開展動態核驗工作,確保接入平臺的資質真實有效,對資質到期或失效的網約車平臺堅決執行下線處理。“高德打車聚合平臺沒有供駕駛員注冊、使用的司機端App,不招募司機。”高德打車工作人員回復說。
據稱,今年5月和6月,高德打車與合作平臺共同召開安全合規生產宣貫會,協調各平臺進行不合規運力的清查清退工作,共清退不合規駕駛員389名,不合規車輛317臺,并組織協助290余名駕駛員報名預約資質考試。
那么,高德打車如何保障乘客權益呢?工作人員說,根據規定,網約車平臺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高德打車聯合合作的網約車平臺共建首問負責、先行賠付機制,2019年即聯合27家合作平臺推出“敢坐敢賠”服務承諾,承諾在車費類相關投訴中(含繞路、提前計費、預估價不準等),如果48小時內未處理完畢,無需判責直接對用戶賠付。
對于“一口價”的設置,高德打車回應稱,網約車的運價由網約車平臺公司自主制定。
相關部門:曾約談高德等聚合平臺,正做立法調研
8月21日,中消協圍繞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關于規范管理網約車聚合平臺有關通知開展社會監督。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已有900多名南京網約車司機因頻繁取消乘客訂單、繞路等違規行為,賬號被封禁3到15天不等,同時接受平臺的服務再培訓。
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一支隊四大隊大隊長郭平表示,不管是聚合平臺還是網約車平臺,對有關公司違規招募司機負有相應責任,“如果是租車公司打著高德旗號去招募司機,那高德需要消除影響,不能放任不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口價”“優惠價”等價格機制造成司機“內卷”,其根本原因一方面來自平臺大量招募司機,市場趨于飽和;另一方面,聚合平臺未與司機群體充分溝通,不尊重從業者反饋,從而出現價格“黑箱”。
郭平介紹,此前,南京市交通綜合執法局曾就運價問題約談了滴滴、高德等聚合平臺,“不能以優惠價或者一口價作為駕駛員接單的前置條件,另外,駕駛員要有選擇權,不能強制勾選。如果就價格違法行為多次提出整改意見都得不到落實,那么我們就可以按照交通運輸部全鏈條監管要求,提醒上級主管部門采取措施。”
目前,南京市正針對出租車(網約車)行業做立法調研,爭取將聚合平臺納入法律規范當中。“我們希望從法律法規層面去規范,同時加強與各部門合作。”郭平說。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