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響,冰箱市場整體走向如何,呈現出什么新特點,后勢何去何從?南方日報記者專訪美的冰箱研發總監張輝,解碼冰箱技術發展如何激發新機,助力“雙循環”。
疫情影響
技術驅動克服挑戰
南方日報:疫情以來,整個冰箱市場環境是怎樣的?
張輝:疫情對整個冰箱市場甚至整個家電產品的的影響都較大,工信部下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我國家電行業整體零售規模達到3690億元,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同比下降14.13%,跌幅高于我國社會消費品平均水平2.73個百分點。
具體到冰箱行業,中怡康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冰箱市場數據顯示,冰箱行業零售額同比下滑37.8%,奧維云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我國冰箱行業零售量為1506萬臺,同比下降4.6%;零售額392億元,同比下降9.7%。
南方日報:這種情況下冰箱企業如何保增長?
張輝:上半年,我們也受到疫情影響,不過因為技術基礎,最終得以在面臨疫情沖擊時實現逆勢上揚,突圍市場困境。我們的市場份額增加了,13.4%的市場份額實現了逆勢上揚。以美的冰箱為例,早在2018年,美的冰箱在產品研發上回歸冰箱本質——保鮮、健康與營養,相繼研發出實現7天不凍原鮮的微晶冰箱、可以去除農藥殘留的果凈冰箱、19分鐘急速凈味的凈味冰箱和針對果蔬食材保鮮的果潤冰箱等產品。
健康訴求井噴
凈味能力加速迭代
南方日報:疫情防控下,冰箱消費選擇出現什么新特點?
張輝:疫情的到來,讓不少消費者重新審視了自己此前的家電產品消費和使用情況。消費者對家電產品健康衛生功能訴求比以往更加集中。這一消費傾向也迅速在市場端表現出來,據京東數據,此前的“五一”期間,除菌類冰箱流量、銷量和GMV分別提升96%、36%和50%,家電健康化成為趨勢。
南方日報:為什么選擇凈味技術作為主攻方向?
張輝:從需求端來看,在長期調研中,美的發現用戶常年忍受著冰箱食物串味帶來的煩惱,如“開門聞到異味”“食材沾染串味”等等。冰箱異味、食物串味是冰箱日常使用過程中讓用戶最頭痛的問題,民間流傳過很多“凈味土方”:放橘子皮、茶葉、活性炭等,但是這些土方效果都非常一般,異味最大的來源其實是冰箱里細菌群散發出的有害氣體,只有真正解決用戶難題的技術,才能解決行業缺乏內生性增長力的問題。
從技術端來講,凈味技術在冰箱行業內早就存在,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凈味冰箱產品基本都停留在第一代物理吸附式凈味和第二代光觸媒散發式離子凈味,這兩代傳統凈味冰箱均存在動吸附異味、易二次污染、使用壽命短、耗時長等等方面的不足。
凈味冰箱技術之間的差異,凈味的速度及效果,精準計算不同食物氣味揮發的時間走勢,只有在氣味最大揮發之前徹底清除異味分子,同時通過有效徹底的殺菌技術來維護食材的新鮮,這就要求行業升級至第三代凈味冰箱技術。
美的首次在行業披露了19分鐘凈味的概念,首創19分鐘急速凈味技術,即PST+超磁電離子凈味技術,成為凈味技術研發的行業標桿,引領行業凈味技術標準。該項技術在19分鐘異味達到峰值前,將異味和細菌分子快速分解為無害小分子,并搭載高活性金屬催化劑將異味和細菌分子徹底分解。
消費升級持續
細分產品越來越被看重
南方日報:凈味技術目前市場反響如何,與預期有何差別?
張輝: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1—7月,美的凈味冰箱系列在6k+電商高端產品排行TOP2,515極地金自2019月4月上市以來累計發貨7.9W臺,占據年度累計排名第二位;此外,630WKPZM(E)獲得天貓V榜TOP100年度單品。
南方日報:接下來,冰箱市場將會呈現怎樣的技術路線?
張輝:首先是保鮮技術的不斷精進,例如針對高端果蔬的保鮮技術。其次,消費者們關注的健康相關功能也被廠家進一步升級,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如美的凈味冰箱的PST+超磁電離凈味技術。再次冰箱智能化趨勢也非常明顯。還有就是細分品類冰箱例如母嬰冰箱、化妝品冰箱以其更加專業化的屬性受到消費者熱捧。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