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所承載的“美好生活”的幻想正在破滅,近日,有媒體稱“好看不貴”的小家電正在迅速面臨失寵的境地,不少小家電被買回家后,或被閑置不用,或被轉賣,有的被直接丟棄造成浪費。
僅一年時間,網紅小家電就走下神壇。據奧維運網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包括豆漿機、破壁機、攪拌機、電熱燒烤爐,多功能鍋在內的廚房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79.5億元,同比下降9.7%;零售量13301萬臺,同比下降8.9%。
今年618,在過去數年多下小家電類目三連冠的網紅摩飛鍋也出現了量額齊跌的情況。業內人士承認,疫情尾聲,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少了,小家電的購買需求也就變低了。在回歸理性后,小家電依然難以擺脫”無用“標簽。
因幻想而火爆,因現實而閑置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許多年輕人獨自租房居住,使他們放棄了購買功能齊全的大家電的想法,一來年輕人用不到那么多功能,而來購買標準尺寸家電性價比不高。而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小家電新品類不斷涌現,它們往往價格不高,功能定位精細,因此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心理期待。
一項數據顯示,小家電人群中25-35歲的女性用戶占比較高,消費者呈現分布于一線城市、追求生活品質的顯著特征,其對小家電有著明確的心理預期:高顏值、便捷、提升幸福感。而價格低廉的小家電讓消費者不用深思熟慮就可快速下單。
但新鮮感褪去后,消費者使用小家電的頻率卻開始降低。在網絡上,有關“雞肋”小家電的榜單層出不窮,不少網友分享上傳自己的經歷,呼吁消費者謹慎購買。不少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精致生活追求的小家電只是偶爾被使用,大部分時間閑置在家。
分析人士認為,小家電企業開發的產品絕大部分并非剛需類,即使沒有這類小家電也不影響正常生活。相較于傳統家電以“家庭需要”為由存在,更著眼于精細和單一的需求。這類產品往往利用消費者的好奇來引導沖動消費者,無法是一次消費轉變為終身用戶。
老生常談
事實上,網紅小家電的運作模式和傳統大小家電并不相同,通過IP聯名運營、扎根于線上平臺,以低廉的價格吸引用戶,都讓網紅小家電更近似于“快消品”。
問題也是同樣的——以更次的品質,讓消費者擁有更高的購買頻次。
當前,小家電市場已然步入存量競爭的境地,市場大部分需求來源于消費者常規更新迭代。短期內在剛需品類沒有質的飛躍的背景下,我國小家電市場增量來源可能只能依靠新興細分品類的帶動。由于新興細分品類具有較強的“網紅屬性”,這也給各個小家電企業帶來更高的要求,因為這一類產品往往具有“爆發快,飽和快,衰退快”的特點。
從二級市場看,小熊電器、新寶股份等小家電代表企業去年股價不斷創下新高。其中,2020年7月23日,小熊電器在上市11個月后股價上漲到了歷史最高點165.9元/股,這一數據較其上市首日37.17元的收盤價上漲超346.33%。
但是,這幾家企業今年的股價已出現整體走低的情況,截至9月2日收盤,小熊電器年內股價下滑超56.86%,新寶股份下滑超五成,而愛仕達則下滑6.29%。
奧維云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小家電零售額總計250.8億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1.19億臺,同比下降8.2%。
可以說,以快時尚模式跨界運作的網紅小家電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家電市場的新潛力,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傳統家電產品一直為消費者所稱道的諸如“經久耐用”等好口碑。
根據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20年,從品類來看,新興產品和網紅家電扎堆的廚房電器、家用小電器成為眾矢之的,僅廚房電器投訴量就過萬,其中,夸大營銷的問題尤為突出。
業內人士認為,在踩過網紅小家電“窮精致”的坑后,年輕人的理性開始回歸。小家電以“低價”、“顏值”的那個標簽營造的幻想,在與年輕消費者的現實碰撞之后,將會徹底破碎。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