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5G產業鏈重要環節,5G終端的普及對5G成功商用至關重要。隨著5G終端產業鏈在基帶芯片、射頻存儲等關鍵領域的突破,5G終端生態布局百花齊放,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終端比例趨升,重點垂直行業領域5G推廣應用將持續展開,5G終端處于產業生態變革的一個戰略機遇期。
5G手機發展迅速
連日來,手機品牌密集發布5G旗艦手機新品,OPPO Find X3系列、一加9 Pro、小米11系列、vivo X60 Pro、iPhone12系列、三星 Galaxy S21 Ultra等,在芯片、攝像、電池、屏幕等配置上競相比拼“豪華度”。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5G手機性能持續升級,通信性能、功耗續航、發熱問題等不斷優化或解決,用戶在5G網絡體驗大幅提升上已經取得了諸多進步。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發布的2021年第一期智能硬件報告顯示,從通信能力、多媒體能力、產品可用性、用戶口碑等四大維度來評估, 一加、OPPO、三星手機在通信能力方面表現最佳,搭載聯發科技芯片的中端功耗控制整體表現領先。從用戶口碑上來說,OPPO、榮耀、vivo手機表現最佳。
5G的高速率為實現更好的影像能力打下了網絡基礎,目前5G終端的攝影、攝像技術水平成為各終端企業展開競爭的重要賽道。三星S21 Ultra的10倍光學變焦、vivo X60 Pro+長焦人像背景虛化、OPPO Find X3 Pro顯微鏡模式等帶來了攝像頭更高清晰度和夜景拍攝以外的新功能,小米11 Ultra在長焦、夜景、超慢幀等多場景表現優異。在游戲功能上,圖像渲染方面的性能壓力對手機流暢性、發熱等方面有較高要求,降頻、卡頓體驗問題亟待解決。其中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2 Pro穩定運行無卡頓、流暢的觸控操作表現領先,其次為紅魔6 Pro。
相比以往的4G手機,5G手機的功耗增加不少,所以充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手機廠商在充電方面設計更為激進,比如OPPO的125W、小米的120W和iQOO的120W快充,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充滿整塊手機電池電量。2021年,還會有更多的手機品牌推出100W+的快充技術,有望成為5G手機的標配。
5G手機產品加速滲透。今年1—8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達到1.68億部,同比增長80%。尤其是8月份,5G手機占比已經提升到74%。
新型消費終端百花齊放
隨著5G產業上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了智能手機外,室內外CPE、模塊、熱點、適配器等傳統終端類型,機器人、電視機、筆記本、工業CPE、車載路由器/熱點、車載單元、相機、編碼器等5G終端形態應運而生。
中國移動2021年智能硬件質量報告顯示,5G SA技術進一步成熟、用戶體驗得到提升;5G終端的外場吞吐量(可視為戶外傳輸速率)在提高,與2020年年底相比提升了18%;終端功耗穩步下降,2020年比2019年降低35%,2021年中比2020年年底再降8%。5G應用日益豐富,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高清視頻彩鈴用戶大漲36%,5G消息用戶增長213%。
《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指出,加快新型消費終端成熟。推進基于5G的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超高清視頻終端等大眾消費產品普及。推動嵌入式SIM(eSIM)可穿戴設備服務縱深發展,研究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推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沉浸式設備工程化攻關,重點突破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內容制作等關鍵核心技術,著力降低產品功耗,提升產品供給水平。推動5G與智慧家居融合,深化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基于5G技術的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不斷豐富5G應用載體。加快云AR/VR頭顯、5G+4K攝像機、5G全景VR相機等智能產品推廣,拉動新型產品和新型內容消費,促進新型體驗類消費發展。
加強垂直行業終端產品發展
隨著5G新基建加速部署以及面向工業物聯網uRLLC方向的5G Rel-16標準凍結,終端應用業務加速向各垂直行業延伸拓展。5G+8K兩會直播、5G+遠程診斷抗擊疫情、5G+工業互聯網智慧礦山等典型5G行業應用落地實現。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魏進武表示,目前,中國5G創新應用案例超過1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1600個,5G區域影響力平臺100個。
垂直行業終端專業化程度高,對性能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圍繞重大賽事、醫療教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5G終端應用將得到深入開展。面向不同行業領域的5G終端應用運營模式、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等也將進一步明確。
但目前5G終端行業應用創新支撐能力不足,融合應用5G、Al、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行業應用能力開放、開發共性平臺以及相關檢測認證平臺搭建處于起步階段。5G+工業互聯網、5G+超高清視頻等行業級應用推廣落地場景較多,但在5G+車聯網、5G+智慧醫療等垂直行業應用方面多以示范應用為主,尚未形成足夠的市場影響力。且面向教育、醫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多垂直行業的終端應用標準沒有統一,互聯互通、安全隱私等要求尚且無法保障,技術及商業可行性需進一步摸索驗證。
業內人士認為,要建設行業終端產品體系,真正實現5G行業終端到現場、到產線、到園區。加快推動基于5G模組的高清攝像頭、工業級路由器/網關、車載聯網設備、自動導引車(AGV)等各類行業終端的研發和迭代演進。推進行業高端裝備加快在研發和生產中預置5G能力并開放接口。到2023年年底,滿足行業需求的5G基站、模組供給能力顯著增強,5G行業終端產品、高端裝備逐步成熟。
例如5G+智慧教育領域,加快5G教學終端設備及AR/VR教學數字內容的研發,結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術實現場景化交互教學,打造沉浸式課堂。在5G+智能油氣垂直領域,應開展適應油田油井復雜環境的5G特種終端設備的研發,推進多協議智能數據采集5G網關、監控產品的研制,實現與油氣領域通信接口的有效銜接。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甜甜表示,深入挖掘與探索To C端消費者需求以及To B端行業應用商業模式,推進融合AI、VR、超高清等新技術的多形態、多功能5G終端研發,豐富終端創新在多垂直行業融合應用產品庫,加快提升5G終端設備性能和應用成熟度,加速推進5G行業級終端在醫療教育、超高清制播、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落地實施。
(責任編輯:殷俊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