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
貨品如人品 帶貨需謹慎
隨著短視頻行業爆發式增長、網紅孵化基地迅速增多、網紅產品層出不窮,再加上物流體系、支付手段不斷完善,目前網紅經濟方興未艾。但不容忽視的是,網紅直播帶貨屢屢“翻車”,部分網紅產品在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
無論是網紅還是網紅產品,往往都有著黏性較大的粉絲群體,在互聯網上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眾多消費者的目光。但是,部分網紅為了追求流量變現,一味“割草”粉絲,惡意宣傳、制假販假、數據造假等問題頻發,形成了“種草”快,“拔草”也快的惡性循環。這種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的經營思路,不僅會讓網紅的人設及產品的口碑坍塌,更會引發粉絲的信任危機,造成“脫粉”,從而影響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貨品如人品,網紅們不應隨意消費自身熱度,而是要依托自身的線上影響力,在帶貨變現的過程中,為粉絲選擇物有所值的商品,提供優質完善的售后服務。這樣才能夠提升粉絲的購物體驗,從而進一步加深粉絲的喜愛度,實現雙贏。此外,平臺也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履行好審查監管責任,別為了流量讓不法商家鉆了空子。
粉絲的眼睛是雪亮的,只靠流量網紅經濟不會長“紅”。(朱雙健)
(責任編輯:王惠綿)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