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電子產品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但危害也很大。尤其是自從孩子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后,不是沉迷于游戲和短視頻等,就是煲電話粥或看電子書等。為此,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9月份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可探索具有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
此通知一出瞬間引起社會各界人士高度關注,不少人支持這一做法,理由是孩子玩手機導致近視嚴重,沉迷于游戲等。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不能一刀切,特別是寄宿學校的學生,沒有手機很不方便。
那么,為何此次教育部辦公廳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呢?原因很簡單,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探索使用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來解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需求。
基于以上政策指向,區塊鏈電子學生證應運而生,重慶創敏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份正式推出區塊鏈電子學生證,外觀類似遙控器,具有親情通話、支付管控、SOS呼救、軌跡應用等功能,能有效解決學生與家長溝通的需求,同時防止學生沉迷網絡和游戲。
家長可掃描二維碼綁定支付寶賬號,設置固定金額供孩子消費,既讓孩子能購買必需品,又能有效進行支付管控。 除上述功能外,學生證還具備危險地理位置信息共享、隱私數據保護、學生位置信息溯源等特色應用。
一直以來,學生的安全是學校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如果把學生的定位、安全保障等安全信息匯集到一個平臺上,進而融入進校園數字化建設,這將為學校管理帶來更多便捷。重慶創敏科技董事長舒濤介紹,目前公司正聯合中國移動重慶公司,以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為核心,以區塊鏈電子學生證為載體,全力打造重慶校園數據安全云平臺。
校園數據安全云平臺是一個集學生家校溝通、安全定位、電子圍欄、學校考勤及智慧課堂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性校園安全運行數據的云平臺。平臺可實現課堂即時測評功能,提供基于新一代大數據技術的學情大數據分析功能,幫助教師開展“大數據精準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責任編輯:韓璐(EN053)
(責任編輯:李方)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