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銀川訊(記者拓兆兵、許凌)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是寧夏中衛市“無中生有”的產業。近年來,中衛市把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作為站位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一號工程”持續推進,取得較大進展。
“去年12月,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獲批。今年5月,寧夏正式獲批成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八大樞紐節點之一(中衛數據中心產業集群),中衛成為全國首個‘雙中心’城市。”中衛市委書記何健告訴記者。
中衛市擁有發展云計算的區位、氣候、電力等優勢。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以“前店后廠”模式在中衛市共同建設西部云基地。該基地先后引進互聯網企業200余家。中科院計算所在此打造了西部超算基地,為武漢、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科研機構提供計算服務。
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李彬介紹,自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獲批以來,中衛市會同各基礎運營商積極推進交換中心實體化運營。目前,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已掛牌成立。
今年5月,寧夏(中衛)與京津冀、長三角等8個地區同時獲批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重點承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任務。這標志著寧夏電子信息產業已納入國家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據介紹,西部云基地累計完成投資超80億元,已建成亞馬遜、美利云等6個大型數據中心。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已成為中衛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中衛市市長馬洪海說,將繼續增強西部云基地核心競爭力,把中衛市建設成發揮更大、更重要作用的“云天城市”。
(責任編輯:佟明彪)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