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近兩用電子助視器、非接觸式體征監測儀、跌倒偵測報警器、電動站立床……近日在第四屆燕山養老論壇上發布的《燕山智慧養老產品集錄》中,一批批滿足老年人生活輔助、照護、康復等需求的智慧產品,讓人眼前一亮。
智能技術的應用,為居家養老傳統模式增添了新的元素,解決了居家養老的一些痛點和難點。然而,智慧居家養老在實踐中也遇到一些難題。
“我們調研時發現,不少地方都給老年人配備了很多設施設備,剛開始老年人還愿意用,一到三個月后,這些設備設施的使用率就非常低,特別是需要頻繁充電的設備。”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研究室副主任鄭志剛說,智慧養老涉及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將這些技術應用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要將技術“賦能”的“客戶”區分為政府、開展智慧養老業務的企業、老年人及其家庭。
要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如何讓智慧養老服務更“貼心”?業內專家認為,需要對智能技術、智慧產品的服務對象清晰“定位”、明確需求。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會長曾琦認為,低齡活力老年人可以較好地照顧自己,因此,完善社會保障、健全公共設施、做好公共服務,能夠解決這部分人居家養老的基本問題。(田曉航)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