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石榴“滯銷”“幾毛錢一斤沒人要”的賣慘視頻出現在一些主播、網紅的視頻中。據相關部門調查,賣慘短視頻中的畫面、聲音系拼湊制作,與事實不符,涉嫌發布虛假信息。目前,因為賣慘帶貨,已有5個賬號永久封號,18個作違規處理。
經常刷短視頻的人,一定見識過不少賣慘帶貨主播。不太走心的、低成本制作的套路,簡單粗暴,如主播把某種水果當場砸爛或者直接倒掉,說沒有人上門收購,快要爛在地里了,然后叫老鐵到直播間下單購買。而用心一點的、舍得投本錢的套路,則先講故事,如某大山里一小姑娘,父母早逝,和爺爺一起生活,住破瓦房、穿爛衣服、吃不起飯、上不起學……拍了幾集視頻之后,再拋出爺爺種的土特產,呼吁大家購買。
追究起來,賣慘帶貨的祖師爺是“江南皮革廠”。這個“經典”營銷案例之后,“賣茶女”“老果農”之類的翻版層出不窮。萬變不離其宗,不管劇本如何演變、進化,賣慘帶貨都是戳中并利用了人們的同理心。據說,網上還有人賣這種劇本,或許寫賣慘帶貨劇本的人,都是活學活用的“心理學家”。
賣慘營銷有三宗“罪”。第一宗,弄虛作假。一個信守公序良俗的社會,必然是一個誠實守信、追求真善美的社會。賣慘帶貨為了個人私利,用假故事來欺騙公眾,污染了社會風氣,此風不可長。第二宗,透支善意。當騙局被人戳穿,善意被消費、被愚弄,很多人會失望、會心寒。當“狼來了”故事一再上演,結局是什么大家都清楚。第三宗,搞亂行規。賣慘帶貨本質上就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游戲,當這種行為泛濫,靠誠信立身的帶貨主播就難有容身之所,公平競爭秩序也就遭受侵蝕。
(連海平)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