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展示的5G移動卒中單元,可以通過移動卒中救護車遠程會診。隨著移動卒中單元救治模式的快速發展,將使更多的卒中患者在最快時間內獲得及時有效治療,提升救治有效率。 新華社記者 任 超攝
解決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日前介紹,工信部持續推進互聯網應用改造專項行動,指導督促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網站和APP開展適老化改造,目前已有104家網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適老化改造。
事實上,企業進行適老化改造也意味著積極擁抱新的市場機遇。“隨著老年人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已成為‘銀發經濟’新的消費增長熱點。”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說。
改變“不好用”
網站和APP開展適老化改造后,互聯網應用變得好用了嗎?趙志國認為,一是老年人瀏覽新聞更輕松。一些政府官方網站、老年人常用的新聞類應用設計了字體放大、語音播報等相關功能,頁面信息更加醒目,讓老年人看得更清楚。二是線上購物更簡單。部分重點互聯網企業的電子商務類應用專為老年人簡化搜索、選購、支付等操作流程,幫助老年人網購更加便利。三是購票打車更省心。主要交通出行類應用上線“一鍵訂票”“一鍵叫車”等相關服務,功能更加簡潔,幫助老年人快速購票、安全出行。
企業都做了哪些適老化改造?京東APP長輩版負責人李卓介紹,京東圍繞“字體、字號、顏色、行間距、對比度、圖標”等重新梳理了APP,在可操作性、可理解、兼容性方面進行全面規范,并從售前、售中、售后全鏈路增強適老化功能。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推出“長輩模式”功能,解決他們看不清、不會用的問題。今年3月,抖音還發起“老友計劃”,招募老年用戶代表,作為產品智囊團,參與抖音適老化升級、視頻特效、模板研發等事項。
除了“不好用”,還要解決適老化產品“選擇少”的問題。趙志國講到,一方面是制定發布智能終端適老化標準,圍繞手機、彩電等智能終端產品的屏幕顯示、音頻控制、遠程輔助等適老化功能,明確具體技術要求,為終端企業設計和生產提供規范指引;另一方面是持續擴大適老化產品供給,引導企業開發簡便易用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包括智能老年手環、智能監護腕表等可穿戴設備,可實現一鍵緊急呼叫、跌倒預警、健康監測等相關功能,幫助老年人輕松享受信息化時代帶來的紅利。
解決“不會用”
“科技產品和智能服務的迭代在加速,當老年人的代際更替和新技術的更新迭代相遇時,產生新‘數字鴻溝’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坦言。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認為,數字技術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支柱”,是提升社會參與的一種重要形式,要把“數字鴻溝”主動轉為“數字跳板”,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要幫助老年人掌握數字技術,開展數字時代“新掃盲”。
如何解決老年人面對智能產品和應用“不會用”的問題?趙志國介紹,一方面,組織三家基礎電信企業把老年人“請進來”。在線下營業廳設立老年愛心專區,舉辦手機課堂等活動,目前統計超過了4萬場,共為超過60萬老年人提供常用APP應用輔導、專屬講解等相關服務。另一方面,組織部分互聯網企業主動“走出去”。結合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敬老助老主題服務,帶著手機終端走進老年社區,“手把手”教會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相關電子產品。
推出老年人客服專線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微信支付產品總監吳亮介紹,微信已推出包括“關懷模式”“長輩無憂專線”等在內的多項服務。目前微信支付“長輩無憂專線”已為長輩用戶提供了超過75萬次的服務,專線客服人員平均每人每天要花大約500分鐘來解答老年用戶在微信支付中遇到的各類咨詢。此外,騰訊還與中國老齡協會達成戰略合作,上線“銀齡計劃”,通過開展“銀齡達人秀”老年風采短視頻征集公益活動和“銀齡學堂”智慧助老培訓,幫助老年人進一步提高社會參與、融入數字生活。
“京東建立了長輩培訓與體驗官機制,針對長輩用戶尤其是獨居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的使用難、網絡購買有顧慮、不愿意麻煩子女等場景,提供在線培訓視頻教程。”李卓說。
助力消費挖潛
事實上,不少“銀發族”的上網技能正日益提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50歲及以上占比達28%,幾乎每10個網民中就有3個是中老年人。
“老年人掌握網絡社群技能的比例在快速提升。”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謝立黎以朋友圈差異為例說,女性中老年網民朋友圈分享自己生活、養生、休閑等方面內容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男性則是在時事新聞、科技知識方面的內容比例高于女性。
抖音日前發布的報告也顯示,除了觀看和拍攝,“銀發族”還在抖音上主動搜索自己關心的內容,其中,“老年人廣場舞大全”和“老年人廣場舞教學”熱度最高,其次為“原生態鄉村生活”“老年人健身視頻”“手機攝影”。
“銀發族”的消費潛力更是不容小覷。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1老年用戶線上消費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銀發族”網購銷量同比增長4.8倍。在居家養老場景下,適老家居的消費增長近1倍。其中,安全扶手、頸椎枕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5倍,電子鎖、智能晾衣架、智能馬桶、恒溫花灑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50%。入秋之后,“銀發族”保暖類消費明顯增長,新商品暖被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8倍,取暖器成交額同比增長2.5倍,水暖毯、保暖內衣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80%。
此外,“銀發族”的網購清單增加了旅游、健康、生活服務等方面的豐富內容,旅游消費增長10倍、齒科消費增長8倍、健康體檢增長2倍,洗衣服務、生活繳費也呈高倍數增長。
讓“銀發族”用好智能技術是一項長期工作。“工信部將研究制定電信服務適老化相關規范,明確各類場景下適老助老服務要求;指導督促參與專項行動的網站和手機APP在年內完成改造任務;積極推進智能輔具、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在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社區等相關場所進行推廣應用,幫助老年人更好融入信息化社會,共享信息發展成果。”趙志國說。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