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三季報正式收官。剔除延期披露業績的個別企業,Wind統計顯示,前三季度,4528家上市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79萬億元和4.06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2.06%和24.99%。
946家公司凈利潤翻番
周期行業持續獲益
綜合各板塊表現來看,前三季度科創板、創業板、上證主板、深證主板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5.98%、26.12%、20.55%和25.28%;凈利潤同比增速為67.20%、11.73%、26.21%和21.12%。單季度來看,營收同比增速為29.41%、15.68%、14.31%和15.47%;凈利潤同比增速為34.03%、-18.50%、1.12%、-9.33%。
Wind數據顯示,各大行業營收增速方面,包括鋼鐵、交通運輸、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石油石化等行業前三季度營收增速均超過30%,尤其是鋼鐵行業增速達52.12%。凈利潤增速方面,交通運輸、石油化工、有色金屬、鋼鐵、基礎化工和餐飲等行業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0%,交通運輸行業增速達332.52%。與此同時,農林牧漁、房地產、電力及公用事業、商貿零售等行業的凈利潤增速則出現了下滑,農林牧漁行業增速下滑110.32%。
“隨著今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陸續披露,不少行業公司業績同比實現了明顯正增長,這和此前市場預期是一致的。10月份以來,滬深個股的股價表現也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比較典型的包括化工板塊、新能源板塊。尤其是資源類和半導體類的公司,隨著產品提價,利潤也帶來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指出,“但是從三季報來看,一些行業業績也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比如航空、家電等相關行業。”
整體來看,兩市前三季度共有2968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占比超過六成;2748家公司實現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增長,占比同樣超六成。其中,凈利潤增長100%以上的公司946家,99家公司業績增幅超過10倍,1557家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前三季度業績增速較快的行業進一步向中上游集中。來自中金公司統計數據顯示,石油石化、港口航運、有色金屬和鋼鐵盈利增速分別高達279%、201%、194%、164%。具體來看,“兩桶油”前三季度營收規模繼續穩居前二,中國石化營收超過兩萬億元居首。剔除金融和“兩桶油”,中國建筑以近1.34萬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一。利潤方面,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四大行凈利潤均超過1000億元。剔除金融和“兩桶油”,中遠海控以675.9億元的盈利位居第一。
近七成凈利潤增長
“硬科技”板塊活力凸顯
科創板公司三季報業績非常搶眼,體現出“硬科技”板塊的強大活力。Wind數據顯示,在披露三季報的351家科創板公司中,244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增長,占比近七成。其中,熱景生物、滬硅產業-U等、晶豐明源等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幅超過10倍。其中,熱景生物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2508.4%;實現歸母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28999%。
包括生物醫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行業等科創板六大戰略新興行業均呈現較強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半導體行業和新能源行業,受益于行業的持續高景氣和企業自身的創新研發,出現了很多業績高增長企業。如滬硅產業-U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幅達5895.22%,晶晨股份歸母凈利潤增幅達3874.75%,晶豐明源凈利潤增幅達1818.71%。
作為今年的熱門賽道,新能源行業也涌現了不少業績高增長公司。比如,作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眾多新能源“龍頭”企業的上游供應商,車載鋰電池材料企業長遠鋰科也搭上了“新能源”這趟快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5.36億元,同比增長322.95%,實現歸母凈利潤4.87億元,同比大增1312.21%。
“三季報業績表現方面,科創板是一大亮點,其中有不少企業是醫藥生物、新材料和科技類的公司,業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體現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導向和成效。展望未來,科技和‘雙碳’相關主題的領域,繼續會擁有一個較好的高成長環境。”陳靂表示。
責任編輯:Rex_08